近日,2022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智慧農業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眾多中外嘉賓學者齊聚北京,立足數字經濟國際化視野,開展智慧農業創新研討,多形式推廣智慧農業成果,線上線下、場內場外“同頻共振”,取得積極效果。 ...
智慧農業,就是運用現代化高科技的互聯網手段將農業與科技相結合,用現代化的操作模式改變傳統的耕作方式,以最少的投入獲得優質的高產出和高效益,按田間每一操作單元的具體條件,精準地管理土壤和各項作物。 我國是一個農...
打開手機,開啟云端種田模式,記者從區農業農村局獲悉,順義區通過物聯化、智能化等手段對傳統菜田智慧升級,目前全區4100余棟蔬菜大棚和150塊露天菜田已建成數字菜田。 在南彩鎮西紅柿育種基地,天農嘉潤農業有限公...
加快培育高素質農民隊伍,既能為解決“誰來種地”“怎么種好地”等問題提供人才支撐,也將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更加強勁的動能 如今和種糧農民交流時,經常聽到他們感嘆:“現在種糧早就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只憑力氣和經驗...
在5G技術和無人駕駛信息技術企業遍地開花的時代,致力于萬物互聯的農業物聯網發展似乎我們并沒有能夠引起學生太多關注,認知能力有限,往往身在其中而不自知。所謂農業物聯網,只會提高農業監控的時效性和靈活性。 智慧農業...
近年來,西青區以天津特產小站稻為重點,打造智慧農業平臺,推行標準化生產,有力推動了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2021年小站稻春播油菜綠肥還田,當季減量氮肥20%。推行測土配方施肥,鉀肥減投20%。畝均增產10%以上,畝...
“這個節水灌溉‘黑科技’,不用搬機器、鋪水帶、堵口子,只需手機一掃碼,就能讓禾苗喝個飽。”7月21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渠陽鎮林源村,因高溫天氣稻田用水量大增,種糧大戶吳應全迫不及待地“秀”出他的種田好幫手——智能節水...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科技是農業發展的根本動力。近日,鎮江移動為鎮江市農業農村局建設打造的鎮江市農業農村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成功入選2022年江蘇省信息通信業助力鄉村振興十大典型案例,為綠色智慧農業注入了數字新動...
近年來,中國各地農村悄然興起“智慧農業”創新變革方興未艾。國家政策也大力推崇實施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發展智慧農業。為探索智慧農業助力鄉村振興的新模式,湖南工商大學計算機學院“AG Metaverse”鄉村振興實踐團,于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