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首屆明月山生態旅游文化節在梁平區百里竹海啟幕,明月山毗鄰的7區縣在這里以旅游業、文化業為重點,推介展示各區縣優美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越的投資環境。 明月山地處川渝東部交界處,北承大巴...
7月21日至22日,河北省梨產業集群項目建設觀摩拉練暨2022年集群建設工作調度會在河北晉州市舉行。活動期間,與會人員實地觀摩了辛集翠王電商自媒體運營中心、晉州長城現代農業鮮梨智選中心等五個各具特色的觀摩點,切實感受...
板栗可以說是北京懷柔的一張名片了,是懷柔最具代表性的主導產業。 日前,一項通過4G、5G 系統,將控制指令自動發送到物聯網微機站主機,實現閥門開關設備遠程無線自動控制的栗園灌溉技術,在懷柔區渤海鎮老栗樹種植...
地處秦巴腹地的安康市漢濱區因水得名,漢江、月河、縣河、付家河……眾多河流在這里縱橫交錯、奔流不息。泥沙沉積形成的河灘地最適宜蔬菜生長。 盛夏,蔬菜大棚里生機盎然,茄子、青椒、黃瓜、西紅柿……豐富的蔬果與勞...
日前,在邢臺市南和區刁莊村蔬果種植基地,紅彤彤的圣女果飽滿圓潤。“現在大棚內都是電氣設備管理,省心省力省人工。我們的豐收有你們一份功勞。”刁莊村菜農孫大爺對前來開展安全用電服務的南和區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隊員說...
自古以來,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的命脈,農業能否快速發展直接關乎社會的穩定。 我國農業生產勞動力一向充足,但是由于農民對設施農業不了解以及農業技術人員占比較低,大量的農業新技術在我國不能及時得...
又到了水稻收割季節。望著金燦燦的稻田,柳州市柳江區成團鎮兩合村農民覃海珠滿臉笑意:“我包種的60多畝早稻,預計平均畝產能達到550公斤,這得歸功于‘施肥點點通’推介的技術,保證了水稻‘吃得飽不浪費’,每畝可減少肥料7—1...
科技進步將為農業發展注入更大活力和更多可能性。農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基礎,同時也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自古以來,我國對于農業發展就極為重視。但近年來,農業資源和需求間的矛盾不斷凸顯,如何利用有限資源滿足更...
智慧農業是以信息和知識為核心要素,通過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智能裝備等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跨界融合,實現農業生產全過程的信息感知、定量決策、智能控制、精準投入、個性化服務的全新農業生產方式,是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