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黃似金、雪白如霜、紫紅若霞……一穗穗鮮食玉米顆粒飽滿、色澤鮮亮,清甜的香氣撲鼻而來,令人垂涎欲滴。18日,一場圍繞“鮮”與“味”的較量火熱上演——2025年天津市首屆鮮食玉米擂臺賽鳴鑼開擂。 本次大賽以“津門奇‘玉’,誰與...
7月16日,衡水市農業農村局組織開展2025年度衡水湖夏季增殖放流活動,共放流苗種8825.37萬尾。 衡水湖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此次增殖放流包括黃顙魚苗種53.17萬尾、泥鰍苗種258.1萬尾、青蝦苗種85...
“42畝冬小麥首年種植平均畝產就突破750公斤,8萬多元售糧款到賬時,我激動得手都在抖!”7月16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一師一團種植戶孫建瓊說起夏收成果連連豎起大拇指。 孫建瓊的豐收,是兵團夏糧生產再創佳績的縮影。國家統計...
近日,記者在安澤縣主要連翹產區看到,該縣農業農村局執法隊員穿梭于過往車輛與行人之間,仔細核實身份信息,耐心宣傳采收政策。該縣農業農村局執法隊負責人武建東告訴記者:“我們進行全方位巡查執法,主要是嚴防‘搶青’行為...
尚義縣不斷夯實服務“三農”基礎,今年積極探索“供銷社+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合作新模式,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縣供銷社充分發揮自身組織體系健全和網絡覆蓋廣泛的優勢,積極聯合農村能人、種植養殖專業戶,...
當內蒙古草原的牧民在手機APP上輕點屏幕,無人駕駛收割機便駛向預定坐標收割牧草;當山東壽光的菜農看著大棚全息投影中跳動的光點,精準調節每一株番茄的光照與營養液配比——這些場景正在宣告:延續千年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
在山東壽光的冬日凌晨,菜農老王裹著棉大衣鉆進大棚,呵著白氣手動卷起保溫簾。棚內溫度計顯示4℃——這個數字意味著當天的黃瓜產量將損失15%。而在五十公里外的智慧農業示范園,李技術員在手機屏上輕輕一劃,200個聯棟大棚的...
7月15日,省氣象局發布夏收夏種氣象服務專報稱,我省夏收夏種氣象服務工作進入關鍵階段。截至7月15日,我省冬小麥已收獲650.59萬畝,進度達83.74%。冬麥區除蘭州南部、臨夏、天水部分高寒山區及隴南1800米以上區域尚在收割...
昔日農田里,彎腰躬背的身影如大地上的標點符號,在春種秋收的節奏里譜寫著農業文明;而今的田野上,卻常顯出幾分空曠的寂寥——農業人口占比已從改革開放初期的70%以上,銳減至如今的不足20%。農村勞動力如退潮般涌向城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