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時靠經驗撒種,夏鋤時憑感覺澆水,秋收時看天盼收成”—— 這是傳統農業留給人們的刻板印象。但如今,在山東壽光的蔬菜大棚里,傳感器實時監測土壤墑情,手機 APP 一鍵啟動灌溉;在新疆的棉田里,無人機按厘米級精度噴灑農...
七月初,本報率先報道了全國首個省級層面“媒體+”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相關政策文件的橫空出世——廣東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與廣東省委宣傳部聯合出臺《“媒體+”賦能“百千萬工程”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行動方案(2025-2027年)》(...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句描繪傳統農業的詩句,正在被智慧農業改寫。當傳感器扎根土壤,無人機掠過田野,大數據指導種植,農業不再是“看天吃飯”的傳統行業,而是融合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高科技領域。那...
近日,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印發《智慧農業引領區建設實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高質量建設智慧農業引領區,加快農業數字化、現代化轉型升級,助力縮小“三大差距”,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三農”標志性成果...
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月至6月,全省農畜產品網絡零售額達7.08億元,其中枸杞、冬蟲夏草等滋補食品、優質乳制品、天然調味品三大優勢品類表現突出,分別實現網絡零售額2.88億元、1.29億元和0.95億元,合計占全省總額...
在現代農業發展進程中,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精細化管理成為提升農場競爭力的關鍵要素。傳統灌溉方式依賴人力頻繁操作,不僅浪費水資源,而且難以精準滿足作物生長需求。無線灌溉控制系統應運而生,為農場帶來了省水、省力、...
在人類農耕文明的長卷中,水始終是決定豐歉的生命線。從尼羅河的定期泛濫孕育古埃及文明,到都江堰的智慧分流灌溉成都平原,灌溉農業支撐了數千年的糧食生產。然而當全球水資源危機警報拉響,中國農業用水占比超過60%的嚴峻...
日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小組表彰了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三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在鄉村振興的時代浪潮中,寧河區苗莊鎮后江石沽村,憑借深厚的文...
2025年國際糧食減損大會在山東濟南拉開帷幕,有關國家政府官員、國際組織代表、知名專家學者等將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交流糧食減損治理機制、技術應用等,攜手促進全球糧食安全。 節糧減損為何重要?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