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助力推進首都鄉村全面振興,近日,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印發《北京市關于大力發展智慧農業的實施方案(2025—2030年)》(簡稱《方案》),提出實施“兩步走”發展路徑,即:2025—2028年,重點打造系統化、集成化...
在傳統農業灌溉中,農戶需奔波于田間手動開關閥門,水肥管理依賴經驗判斷,水資源浪費與灌溉不均成為普遍難題。無線灌溉控制系統通過將無線通信技術與精準灌溉控制深度融合,構建了 “感知 - 傳輸 - 決策 - 執行” 的智能化閉...
記者從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獲悉:近日,黑龍江圍繞支持研發制造推廣應用一體化發展、促進企業擴能升級、加快構建質量標準體系、加強要素資源支撐4個方面,制定出臺支持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20條政策措施。 ...
當農田里的傳感器自動調節灌溉水量,當豬圈的攝像頭識別豬群健康狀態,當無人機掠過稻田監測病蟲害 —— 這些曾經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的場景,如今已成為智慧農業的日常。智慧農業并非單一的技術概念,而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
裝載著金鯧魚苗的漁船駛入晏鏡嶺東南側約4.5公里海域,工作人員有序將魚苗投入海上養殖基地的重力式深水網箱……7月30日,電白在南海海域成功投放金鯧魚苗20萬尾,這是繼投入花甲、油甲類貝苗300噸之后,當地再次啟動投苗工作...
在傳統農業與園林灌溉場景中,密密麻麻的線纜曾是難以擺脫的 “枷鎖”—— 埋地電纜易被蟲蛀、凍裂,架空線路影響機械作業,線路故障排查需挖開地面逐段檢測…… 這些問題不僅推高了建設與維護成本,更制約了灌溉的智能化升級。無...
“現在種地就像點外賣,播啥種、施啥肥,聯合黨委派來的服務隊全給辦到位。”在山東省肥城市安駕莊鎮蔡顏子村的地頭,種糧大戶汪龍通過手機App查看農機作業數據,“去年1400畝地每畝多收200斤,擱以前想都不敢想!” 這是肥城以...
今年入汛以來,吉林省遭受多輪強降雨天氣,對農業生產造成了部分影響。通過采取四項防災救災措施,目前,受災情況明顯輕于去年,全年糧食豐收基礎仍然穩固。 健全會商機制。在前期制定工作預案的基礎上,農業農村、氣象、水...
近年來,遼寧省大連市現代農業生產發展服務中心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和沈陽農業大學等單位組成專家團隊,致力于開展甜櫻桃全程質量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與推廣應用,經過多年努力,該項目通過集成“標準制定-品質優化-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