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已過,春耕正忙。眼下正值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澆好春季農田灌溉“第一水”,是支撐夏糧豐收的重要一環。
提到農田灌溉,老把式第一反應就是從附近水庫抽水。每當澆地時,農戶需要自備拖拉機、水泵、送水帶等工具,趕上春灌這樣的灌溉高峰,甚至需要等水,費時又費力。每次澆地,都要從河溝扯幾百米水帶到地頭,一天到晚都要有人看守,甚至為了搶水在地里打地鋪。
近些年,隨著高標準農田智慧農業系統的普及,集聚智能灌溉控制、土壤墑情管理、作物病害測報、水肥一體控制等功能的農業物聯網技術在全國各地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以節水灌溉為基礎的高效灌溉技術開始步入數字化時代。
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推進水肥一體化
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正式發布。這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后發布的首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體現了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傳遞出重農強農的強烈信號。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重點提到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其中,文件明確提出“加快農業投入品減量增效技術推廣應用,推進水肥一體化”。
水肥一體化技術是將灌溉與施肥融為一體的高科技技術,借助壓力灌溉系統,將液體肥料或可溶性固體肥料配兌而成的肥液與灌溉水一起,均勻、準確地輸送到作物根部。
相比一般的水肥施用方法,水的利用率提高40%-60%,肥料利用率提高30%-50%,作物品質更佳,同時省工省時,利于規模種植。
此外,水肥一體化也是實現“一控兩減”目標的重要手段,是化肥減量增效的關鍵措施之一,與傳統灌溉模式相比,水肥一體化具有節水節肥、省時省力、減少污染、改善土壤環境等優點,是農業可持續發展、解決農田灌溉施肥問題的關鍵。
普及水肥一體化技術是實現農業強國的重要舉措之一
可以說,水肥一體化技術的大范圍應用,是實現我國由農業大國到農業強國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雖然我國目前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面積已達到1.5億畝,隨著國外水肥一體化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國內的水肥一體化技術也有了長足進步,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國外的灌溉施肥一體化技術起步很早,以色列、荷蘭、美國都已經普及水肥一體化技術,尤其是以色列90%以上的農業生產已實現了水肥一體化管理。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快農業投入品減量增效技術推廣應用,推進水肥一體化,就是為我們釋放了新的信號,要加快提升水肥一體化技術能力,進一步普及水肥一體化技術,這是實現農業強國的重要舉措之一。
聚英云農作為一家致力于智慧農業推廣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依托自主研發的智能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已實現了足不出戶,萬畝良田一鍵操控灌溉施肥。此系統目前已在上海、江蘇、山東、安徽、浙江等十余個省份落地,獲得眾多客戶的一致認可。
現在,我國已進入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關鍵時期,農業發展也進入加快推進綠色轉型的新階段,愷易物聯網智能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助力推進科學水肥灌溉,促進化肥減量增效,有力支撐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農業現代化并不是簡單引進高大上的前沿技術,結合當地實際,推廣簡便易行、經濟適用、群眾樂意接受的實用技術,才能真正把綠色發展落到實處,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
聚英云農將積極探索新型智慧農業,讓更多新技術、新模式、新理念走進田間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