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手機實時監測、種菜智慧控溫、農產品“觸網”飛出大山……時下,在隴南市兩當縣,數字科技的應用描繪出智慧農業的模樣,更顛覆了傳統農業印象。
在兩當縣站兒巷鎮蜂農曹志剛開啟了一天的“農活”,通過智慧蜂箱系統一鍵調節蜂箱內的濕度、溫度,還能實時監測蜂群活動。曹志剛感慨地說道,“有了智慧農業的參與,養蜂也跟上了新時代。以前養蜂憑經驗、跟著感覺走,現在靠科技、數據說了算,不僅省時省力,而且增產高效?!?/p>
兩當秦南有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蔣宇仁稱,與傳統養蜂的工作景象不同,兩當中蜂產業全部采用現代化農業管理模式,為進一步提高蜂產品品質,還打造了兩當智慧蜂業平臺,實現集實時監測與遠程監控、產品安全溯源、遠程培訓、互動交流、遠程疫病診療等功能于一體。
隨著各類智能化裝備的應用,數字技術不僅改變著傳統的中蜂產業,也讓溫室大棚里的精細農業提檔升級。兩當縣楊店鎮豆坪村的蔬菜種植大戶梁讓明表示:“用上科技手段種植的蔬菜每畝地產量比去年提高10%,增收2萬多元!”梁讓明的果蔬之所以高產,秘密就藏在“大數據智慧農業監控儀”里。據悉,該監控儀集溫度、濕度、光照、土壤酸堿度等信息采集為一體,可提供24小時溫濕度監測和實時高低溫告警服務,避免棚內溫濕度異常帶來的損失。還可通過中央控制系統,精準調控溫度、濕度、肥料等。
如今,數字科技助力現代農業的例子在兩當縣越來越多——站兒巷鎮馮河村村民祁明喜靠著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大山里養出了海蝦,產值達到100多萬元以上;三聯村支部書記王建平利用數字技術,帶領村民入股養殖冷水魚,每戶增收3000元……此外,兩當縣推動數字技術與農村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給鄉村產業振興帶來了新理念新模式。
來源:每日甘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