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具有食用價值和使用價值的蔬菜,在用智能溫室種植絲瓜時,除了智能溫室大棚系統輔助管理作用外,菜農也需要了解下相關種植經驗,聚英云農在此分享下溫室種絲瓜的技術要點:
選擇土壤疏松,遠離三廢無污染的智能溫室進行種植。選用早熟、豐產、抗病性強的品種,以減少農藥用量。黃淮地區一般選用夏棠1號、五葉香絲瓜、早熟棒形絲瓜、亞華早佳絲瓜等品種。
冬春茬絲瓜于10月上中旬播種,以保證在春節前形成批量商品瓜上市。播種前將種子曝曬2-3天,在55℃熱水中燙10-15分鐘,再浸種6-10小時,再用濕布包好在30℃條件下催芽,待90%種子露白時播種。苗床土壤處理用無病土育苗,舊苗床要更換新土。苗床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夜晚不低于15℃,絲瓜苗第一片真葉展開時,將其移入裝有營養土的塑料營養缽中,有利于培養壯苗。
定植前40-45天時,選擇晴天上午定植于智能溫室中。定植前20天整地施肥,每畝施腐熟人糞尿3000千克,餅肥150千克,過磷酸鈣25千克,氮、磷、鉀復合肥60千克,深翻30厘米,耙后按90厘米行距起壟,上部壟寬40厘米,高20厘米,深溝高壟,有利排灌。寬窄行種植,寬行70厘米,窄行20厘米,定植株距35-40厘米。每畝栽3700株左右。定植后隨覆蓋地膜,并破孔引苗出膜。
1、溫度:定植后7天內少通風,以提高室內溫度,促早緩苗,緩苗后智能溫室內白天溫度控制在28-30℃,高于30℃放頂風,夜溫保持在14-16℃,若遇降溫天氣,應采用臨時加溫措施,使夜晚溫度不低于8℃。
2、肥水:以有機肥為主,少用或不用化肥,以減少化肥污染。結瓜前結合澆水,追施苗肥1次,可追施腐熟人糞尿。開花坐果后,追施1次膨瓜肥。轉入旺盛生長期,水肥需求量大增,一般每隔15天結合澆水沖施一次肥,每次每畝可沖施尿素20千克。
絲瓜對水肥需求較高,尤其在結瓜盛期,要多施肥,多澆水,這是保證豐產的關鍵。同時,在晴天上午,可適當增施二氧化碳氣肥。注意澆水后放風排濕。
3、植株調整:當絲瓜長到五片葉以上時,莖蔓開始伸長,應及時綁蔓,通常采取塑料繩吊蔓,以便于管理和降蔓。隨著莖蔓的伸長,應多次理蔓降蔓,莖蔓一般保持在1.5米左右高度水平上,以防止頂部接觸被燒傷。為了保持主蔓的生長優勢,第一雌花出現前摘除全部側蔓,之后出現的側蔓結瓜后保留一片葉及時摘心。
4、保瓜:絲瓜是異花授粉作物,在保護地種條件下,必須進行人工授粉。授粉時間以早上8時之前采用人工對花的辦法進行。
絲瓜的病害主要有疫病、炭疽病、霜霉病、枯萎病。對于疫病在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800倍液噴灑2次;炭疽病用40%炭疽福美300倍液防治;霜霉病用750倍液高錳酸鉀噴霧,5-7天1次,連噴4次。對枯萎病可在拔掉發病植株后,立即用20%石灰水消毒,再用100-150毫克/千克農用鏈霉素普遍噴灑3次。絲瓜的蟲害主要是蚜蟲和白粉虱,主要采用黃板誘殺的辦法,減少農藥用量,降低農藥殘留。
絲瓜主要是食用嫩瓜,采收的標準是以果實內纖維未硬化,果面茸毛減少,果皮柔軟時采收。智能溫室內的絲瓜生長速度極快,一般在授粉后10-12天即可采收,采收宜在上午進行,絲瓜連續結果性強,盛果期每天采收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