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麥田千層浪,又到一年麥收時。近日,北京市海淀區308畝小麥陸續開鐮收割,溫泉鎮太舟塢股份社積極做好“三夏”工作,抓住晴好天氣搶收小麥,確保夏糧顆粒歸倉,打響了夏糧豐收第一槍。
湛藍的天空中飄著潔白的云朵,映襯著金色的麥田、滾滾的麥浪、沉甸甸的麥穗,聯合收割機轟隆隆,在溫泉鎮太舟塢生態園的麥浪里來回穿梭,將一顆顆金黃的麥粒收割歸倉,田間地頭呈現出一片豐收的景象。
俗話說“春爭日,夏爭時”。與春季相比,夏季農時更顯珍貴。夏天是作物生長旺盛,雨熱同期,利于農作物生長。為了縮短收種時間,要充分利用雨熱資源,搶收搶種?!皳屒缡崭?,趁著天晴,得趕緊把小麥都收了,這是一個豐收年?!碧蹓]股份社負責人王哲學摸著顆粒飽滿的小麥,開心地說?!敖酉聛?,我們也會時刻關注天氣情況,抓住有利天氣,集中農機、人力、物力,成熟一塊,收獲一塊,打捆一塊,確保小麥顆粒歸倉,全力備戰夏收夏種。”溫泉鎮副鎮長佟久順說。
太舟塢股份社的小麥地塊有200余畝,包含部分2020年復墾地塊。近兩年,通過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等措施逐步提升耕地質量,去年種上了小麥。種植小麥后,股份社通過科學追肥、合理灌溉等一系列壯苗措施,加強田間管理。
“太舟塢冬小麥種植基地是位于中心城區的高質量小麥生產田,也是海淀區少有的一年種植兩茬糧食作物的地塊,待冬小麥收獲完畢后,該地塊將及時播種夏玉米,真正做到種足、種滿、不撂荒。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高效科學利用管理耕地。”區農業農村局農業管理科負責人周長青說。
據了解,海淀區冬小麥播種在田面積308畝,同比增長105%。受去年最強秋汛影響,部分小麥播種較晚、弱苗比例偏高,為此,區農業農村局積極采取了相應措施。“通過及時追肥、灌溉,做好春季和中后期小麥‘一噴三防’工作,加強田間管理等措施,已實現小麥促弱轉壯,預計今年可實現產量、面積‘雙增長’。”周長青說。
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之年,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抓實抓細夏收夏種夏管的“三夏”各項工作,打響夏糧豐收第一槍,夯實秋糧基礎,對保供給、穩預期、增信心意義重大。
“目前全區春播工作已經全都完成,”周長青說:“春播總面積6800余畝,占全年播種面積的92%,主要包括玉米、水稻。同時,積極響應國家提升大豆和油料產能號召,完成大豆播種面積435畝,超額完成市下達任務量;在市級未下達我區具體油料作物生產目標的情況下,主動承擔油菜和花生的播種任務100畝?!?/p>
周長青告訴記者,接下來,區農業農村局將繼續關注玉米、水稻苗情長勢,加大農技人員田間指導力度,印發技術指導方案,依托農業綠色發展項目,加大農業廢棄物回收力度,增進農藥化肥減量增效,促進海淀農業提質增效。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蘆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