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激情综合五月天中文字幕-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91-婷婷综合尤物精品国产-五月丁香六月婷婷国产视频96视频-国产91蜜桃麻豆精品一区二区-欧美日韩精品视频免费观看-91精品国产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综合亚洲伊人忘忧草www

“慧”種地引領田野新潮流

文章來源:聚英云農 發布時間: 2022-06-08 17:34:16
閱讀:484 次

“三夏”時節,尉氏縣張市鎮沈家村的麥田,滿目金黃。

 

“雖然去年種得晚,但你瞅著這麥子的成色,豐收不成問題。”6月2日,村民沈雙義搓著手里的麥穗,信心十足。

 

在這兒種了幾十年地的沈雙義,并非一直這么自信,“以前種地總得看老天爺的臉色,沒雨,麥子缺水;雨大,又擔心積水”。

 

如今,這塊曾經令人費神的麥田變成了“聰明田”。2020年,張市鎮以每畝3100元的標準,建成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打造高標準農田升級版。就這樣,沈家村3200多畝地,實現“5G+”智慧農業全覆蓋。

 

眼前,一排排節水灌溉噴頭整齊排列;不遠處,大型自走式噴灌機矗立田間……“單是澆地,就有6種備選模式。”沈雙義說,“坐在家里點點手機,就把活干了。比以前大水漫灌,省了一半的錢!”

 

不僅如此,地頭的物聯網農業氣象站、植物病菌孢子捕捉儀、“四情”監測系統等,盡顯“科技范兒”。

 

“過去靠經驗種田,現在‘用數據說話’。”這片智慧農田承建方河南瑞通集團負責人楊亞偉說,根據小麥生長周期的不同特點,利用這些設備,就能對蟲情、苗情、墑情、災情進行識別監測,經大數據分析后,為小麥的施肥、灌溉提供科學指導。

 

智慧農田悄然改變著鄉親們的種地方式。

 

“就說打藥吧,十多年前,人們得背著噴霧器在地里邊走邊噴,一天下來,衣服都被浸透。后來,用上了電動噴霧器,慢慢地又變成了植保機。”沈雙義感慨道。

 

解決“誰來種地,如何種地”的問題,有了新的科技支撐。

 

“以前每年每畝土地流轉費不到500元,現在達到950元。”沈家村黨支部書記石長鎖說,“不少人外出打工,每年能拿兩份收入。”

 

節能增效,糧食生產基礎更加穩固。

 

種糧大戶陸愛東在示范區內流轉了117畝地,“流轉費雖然比普通耕地高,但風險低,管理成本低,產量有保障”。去年,在尉氏縣小麥糧王爭霸賽中,陸愛東以858公斤的畝產量刷新了縣里小麥畝產紀錄。

 

8年間,尉氏縣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從26萬畝增加至95萬畝,去年全縣糧食總產76.9萬噸,比2014年提高38.8%,農業生產能力和發展效益不斷增加,助力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尉氏小麥”成功獲評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

 

自2020年開始,按照每畝投資不低于3000元的標準,全省多地建設一大批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河南正在探索以智慧農田建設撬動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路子。

 

如果說尉氏的智慧農業是2.0版的話,那么,鄧州的智慧農業正朝著3.0版邁進。

 

“駕駛室里沒有駕駛員?”在鄧州智慧農業中心,無人駕駛拖拉機正牽引著圓盤耙,在田野里“馳騁”。

 

首邑無人農場是該智慧農業中心首批入駐的項目之一。該農場負責人沈興新說,通過北斗導航系統和AI智能算法,無人駕駛拖拉機可實現24小時精準作業,旋耕、犁地的效率比人工操作機械翻一番,大大減少了投入成本。

 

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推進智慧農業發展,促進信息技術與農機農藝融合應用。作為智慧農業的一種生產方式,無人駕駛農機具引領未來農業發展新方向。

 

從“聰明田”到“無人農場”,從智能檢測小麥“四情”到無人拖拉機“馳騁”田野,“硬核”科技讓“三夏”生產充滿魅力。

 

“手機成了新農具,數據成了新農資,坐在辦公室吹著空調,就把地種了。”身處其中的農戶們十分欣喜,在外觀望的資本紛紛回流。智慧農業正成為加快農業現代化、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

 

農業,正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正成為越來越有吸引力的職業。

 

來源:河南日報

聚英云農logo
郵箱:service@juyingele.com
電話:010-82899827/1 40066884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上地金隅嘉華大廈B座412室
聚英云農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