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耳對種植環境的要求雖然不高,但由于其對空氣溫濕度的限制,多在智能溫室大棚之類,相對易控的環境下種植。銀耳種植的原料廣泛,取材容易,目前我國各地銀耳種植相當普遍,現在聚英云農與大家分享下人工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1、培植房內應具備密封性好,有利于保溫保濕,有明窗可以通風換氣,有一定的散射光照等要求,菇房在使用前,要嚴格進行消毒。
2、栽培基質銀耳不但可用段木栽培,而且還可利用木屑、甘蔗渣、棉籽殼等農副產品為主要原料,適當添加些麥皮、米糠、石膏等為輔助原料進行室內瓶栽和袋栽。室內代料栽培可以充分利用樹枝、短木或邊角木料經切碎磨粉后為原料,節省大量木材。
3、配料準備種植銀耳的培養料,根據當地資源,因地制宜選擇主要原料,并配合其他輔料制成。闊葉樹如楊、柳及各種果樹的木屑均可用。此外玉米芯、甘蔗渣、花生殼、葵花籽等,曬干后粉碎成細屑均可用于種植。
4、栽培方法多采用袋栽法,裝料時先將塑料袋底的二個角向內塞,使裝料后袋底平穩。裝料量為袋高的五分之三,袋口套頸圈,用棉花塞袋口,按常規方法滅菌、接種,置22-25℃下培養40-45天,菌絲體就可長滿全袋。
5、管理事項:①溫濕度:銀耳屬中溫性真菌,菌絲在16-30℃內均能生長,其中20-28℃生長正常,23-25℃生長最好。另外,銀耳在適濕的條件下菌絲才能定植,在整個生長期至少要進行三次澆水,水分至少要來保持在70%-80%左右。②光照:銀耳不能過分地進行陽光直射,散射光能促進孢子萌發和子實體分化。③滅菌:在大鍋灶上放蒸籠,把袋子疊于蒸籠內,膠帶一面要朝上。經過滅菌的料袋,待料溫降到30℃以下時方可進行接種。
管理操作交給聚英智慧農業云平臺即可,一次設置大棚的溫濕度、水肥、光照度等項數值,比如溫濕度的控制,當溫室溫度低于20度時,開啟增溫設備,關閉通風設備,溫度高于25度時,關閉增溫設備,開啟通風設備,其他項目的調控同理。
6、采收加工銀耳從接種到采收,全過程一般35-40天,但收成時遇陰雨天,可延長5天收割。成熟的銀耳,白漂晶瑩,形似牡丹,大如玉碗,耳片伸展,具有彈性,通常每朵直徑達到15-20厘米,鮮重可達150-20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