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在互聯網時代,光修馬路還不夠,更重要的是修通網絡信息高速公路,為推進鄉村振興插上“數字翅膀”。
矗立在田間地頭的一個個“千里眼”,連接創業村民的一條條千兆光纖,覆蓋鄉村旅游景點的優質網絡……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在農村地區逐漸普及,讓越來越多的鄉村發生“蛻變”。一張張黑土地的鄉村“美顏”正競相在“云端”綻放。
5G建設上山下鄉
近日,外出辦事的賓縣平坊村村民孫永祥打開手機APP,通過中國移動的智能攝像頭,查看家里養的雞鴨情況。孫永祥笑著對記者說:“我家孩子都在外地打工,今年回家過年時聽說移動公司把我們村建成數字鄉村示范村,在攝像頭里就能看見家里的情況,第一時間給我們安了一個。有了這個攝像頭,用手機就能看到家里養的雞鴨,孩子想我們了就打開攝像頭看看,還能用攝像頭和我們說話,真的太方便了。”孫永祥對這種“云”相聚很滿意。
大慶林甸縣豐收村的村干事小李也很滿意。“我日常主要工作內容就是下戶走訪,最大的工作量就是發補貼通知。自從2020年12月,黑龍江聯通為我們村搭建完整的數字鄉村平臺及應用,開啟數字鄉村建設,一部手機就能隨時搞定補貼公告上傳,村民隨時可查看自家的補貼情況。”小李說,村里如果有緊急通知,直接在手機上發布“大喇叭”,就連遠在城里打工的村民都能了解到村里發生的事。
在田家村的山上,5G基站的建設人員,正合力搬運天線、光纜等,在山路上艱難前行,把這些設備、建設材料抬上山后,讓廣大農村地區用戶享受到更可靠、更穩定、更優質的5G網絡服務,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黑龍江省5G基站建設數量已達3.8萬個,計劃到2025年建成5G基站11.4萬個,其中今年計劃建設1.4萬個。《黑龍江省“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要持續推進高速寬帶網絡向農村及偏遠地區延伸,逐步拓展行政村5G網絡覆蓋范圍。促進農村電子商務、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應用全面普及,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
農產品搭上網絡快車
“如今光纖網進村入戶,農產品可以上網直銷啦!”孫吳縣正陽山鄉高山村黨支部書記難掩喜悅。在他看來,踏上數字網絡的“快車道”,網絡成了農民致富“新農資”,將帶動高山村創業模式和生活方式不斷轉型升級。
走近村間阡陌,農作物間監測設施隨處可見,氣象、作物生長、土壤墑情監測,各項農業生產通過手機操作進行……從播種、田管到收獲,“智慧農業”實現了由傳統農業“看天”向“看屏”的轉變。
隨著聯通網絡在鄉村的延伸,電商、直播等新業態的“下沉”,“互聯網+”新模式不斷拓寬農產品銷路。“不少游客在網上看到信息,直接提前和我聯系預訂。”旅游旺季,中興村村民劉先生的民宿已多次爆滿。
近兩年,佳木斯市樺南縣樺南鎮正北村的湖羊養殖基地初具規模,這正得益于佳木斯移動協調河北移動,引進的優良湖羊品種。“結合‘物聯網+數字化+移動互聯網’的建設方式,利用傳感設備、視頻設備、二維碼、信息平臺等技術,湖羊養殖基地建立了智慧養羊管理系統,通過對養殖場養殖數據的管控和收集,實現了養殖的智能化、數據化。”樺南移動政企客戶中心主任楊強說。目前,湖羊養殖基地在為當地增收貢獻力量的同時,也為正北村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
從“生產發展”到“產業興旺”,優質網絡不僅支撐鄉村向生產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而且拓寬了村民們興農致富的康莊大道。
云端構筑鄉村平安網
“聯通‘數字鄉村’安防功能還真管用,看我們家院里真清楚啊,真是帶勁兒!”村民老李說。“那可不,你要是亂扔垃圾我可都能看得到啊。”林甸豐收村村書記張立德的回應引起一片笑聲。
“我們村流動人口有1000多戶,現在通過視頻監控我們可以實時監管,攝像頭可以存儲7天數據,發現問題可以通過實時對講功能及時制止不文明行為,提升鄉村環境。”興農村村民也對“數字鄉村”平臺贊不絕口。
在雙鴨山慶豐村,“數字鄉村”的視頻監控系統將村口、廣場、人流聚集點等位置的攝像頭信息統一匯聚接入到村委會監控中心,有效掌控村內現場第一手材料,面對車輛進出和人員流動情況,不僅減少人力物力的分散,更進一步提升了防疫工作效率,有效避免了疫情擴散風險。
不僅如此,黑龍江移動還通過在移動基站鐵塔上安置的高清視頻監控設備,建成互聯網監控平臺,可實現監控點2.5公里范圍內場景的360度全方位、無死角實時高清監控。工作人員利用該系統,足不出戶即可通過高清攝像頭對秸稈焚燒、秸稈拋撒情況進行監測。一旦發現情況,該平臺將立即向監控中心報警,使執法人員第一時間掌握現場情況,及時趕到現場處置,大大增強了監管力度。較人工治理提高治理效率60%,禁燒率同比降低30%。
信息和網絡改變著鄉村場景,也創造著鄉村生活,暢通高效的5G網絡將成為推進鄉村網絡經濟發展、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的堅實基礎。在“高科技”支撐和優質網絡保障下,越來越多的“云上”鄉村正大步向前,治理有效、宜居宜業、鄉風文明、村民富足的藍圖正徐徐展開。
來源:黑龍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