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屆法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農博會)2月26號在巴黎舉行。今年農博會的主題是“農業:我們的日常生活,你的未來”。法國總統馬克龍在開幕式上表示,數字技術、機器人技術和遺傳學是法國現代農業的支柱,希望將更多農場轉變為科技初創企業,通過增強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推動數字農業發展。
在農業博覽會現場,各種獨特的展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一些入口排起了長隊。數字農業相關的新技術和新概念受到了特別關注。從無人機、智能機器人到土壤成分分析軟件,再到病蟲害監測和預警系統。在農業4.0展區,60多家農業初創企業和科技創新公司帶來的產品集中展示了法國農業科技的最新發展、轉型趨勢和為現代農業提供的各種數字解決方案。
在精準農業展臺上,項目負責人蓋里展示了借助人工智能、衛星圖像、無人機等技術建立的信息平臺。通過這個平臺,農民可以更好地預測和應對作物疾病、營養不良等情況,也可以根據土壤等情況選擇更合適的作物。蓋里說:這種農業發展模式不僅效率高,而且科學準確。
初創企業連接食品展示了一款可以讓消費者追溯食品來源、運輸和銷售信息的軟件。消費者可以通過掃描產品上的二維碼立即獲取所需信息。目前,公司平臺已注冊35個品牌和3200名農民。項目負責人拉維爾說:該軟件滿足了人們想知道原材料來自哪里的愿望。如今,越來越多的品牌和農民將加入食品安全。
作為歐洲第一大農業生產國,法國一直以來對數字農業的發展給予了很大支持。數據顯示,法國在食品科技和農業科技行業已有超過215家初創企業和咨詢公司。在今年的農博會上,法國農業和食品部部長德諾曼迪公布了法國“農業和數字化”路線圖:數字技術將是法國2022年至2027年國家農業和農村發展規劃的優先重點,并將在2022年年底前為農場工人提供數字服務的培訓、為農業高中免費提供數字工具。與此同時,法國將繼續建立一個安全且可追溯的農業數據交流平臺,到2024年實現牲畜追溯系統的現代化更新。
未來農業以“信息+知識+智能裝備”為特征,與以“土地+機械”為核心的傳統農業有著根本性的不同,由于信息和知識作為生產要素介入,數字農業使得生產效率得到倍增放大,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產業組織優化和產業創新方式變革,同時,也增強了農業產業整體素質、農業效益和競爭力,提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和經營管理效率,加強推進數字農業的建設,就是要讓全體農民共享數字農業發展的紅利,在全球農業競爭中贏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