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作為“中國蔬菜之鄉”,蔬菜種植規模宏大,相關的水肥一體化等智能灌溉手段的應用上,通常是領先的,有著長達30余年的大棚蔬菜種植歷史,自然逐步探索出了一套省水省肥、省工省時的新型種植技術。特別是近年來,水肥一體化技術的引進,因著簡便操作,省水省肥等優點,備受壽光菜農喜歡。
水肥一體化控制通過聚英農業平臺提供的手機APP,電腦軟件實現遠程手動控制,遠程設定閥門的開啟時間/結束時間,澆灌時長,實現自動定時灌溉,循環灌溉,遠程手動/自動切換控制,智能灌溉不再受限于地點、時間。
基于LORA網關的DLC智能自控功能,和聚英農業物聯網平臺邊緣計算功能,結合土壤墑情監測系統和氣象監控站監測數據,實現全自動設施農業和大田農業自動灌溉,尤其是與智能溫室大棚控制系統聯動,能大大降低溫室大棚的管理難度。
壽光蔬菜大棚大都是用的水肥一體化控制系統,十天左右澆一次,水和肥經過連著的滴灌帶,全部都滴到作物根部了,施肥與灌溉都很精準。以西紅柿種植為例,采用水肥一體化設備能夠節水節肥15%以上,還能有效降低棚內的濕度,減輕病蟲害的發作。
壽光的水肥一體化是從2007年開端推行的,剛開始的時候農民不會用,也用不起。經過多年的開展,到2017年底,壽光設備蔬菜水肥一體化推行面積一度超越了20%。平均下來的算,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可以節水40%~60%,節肥30%~50%,還能減少農藥施用量20%以上,既節約了投入本錢,又能進步作物產量和質量。
壽光的設備蔬菜種植以散戶運營為主、范圍運營為輔,在水肥一體化設備的選擇上,散戶大多用的都是小型設備,配以滴灌或噴灌頭,每畝本錢在千元左右;而種植大戶或者園區一般則采用大型智能設備,再加上聚英農業云物聯網的支持,來提供一大片區域的水肥來源,投入產出比會愈加劃算。
購買費用問題是水肥一體化可以普遍推行的障礙,但通常來說,在維護得當的狀況下,設備的壽命能夠到達5年以上,平攤下來每年增加的本錢并不多。關注產品質量,消費者吃得健康綠色,水肥一體化技術可以滿足這種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