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環境監測系統,是什么,能干什么,單單是從名稱可知,大概能猜測到這是個對氣象監測的物件,到底是什么系統呢?
一句話概括,基于物聯網、互聯網 、大數據等技術高度融合的傳感器集成產品,實現設備監測+數據管理,加強對氣象環境的掌握了解。
適用范圍:應用于農業、市政管理、校園、智慧園區等場景
組成設備:CO2、氣壓、雨量、風速、風向、光照度、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PM2.5/PM10等傳感器、立桿、電源或太陽能板等供電設備;
功能:
1、監測CO2、氣壓、雨量、風速、風向、光照度、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PM2.5/PM10等各種氣象要素,可根據具體需要選配;
2、支持在-50℃ ~+50℃、0~*RH工作環境下運行
3、工作模式有:定點/星期模式、晝夜/時段模式、聯動/互鎖模式、傳感器觸發、條件組合模式、場景模式等;
4、云平臺字頭組態,可對設備名稱、顯示風格、量程轉換、動態組態編輯等自定義;
5、支持數據分析,云平臺3s刷新一次數據,每分鐘記錄一次數據,存儲1年的氣象數據,可曲線顯示、手機/電腦excel查詢;
6、開關狀態、傳感器上下限等狀態報警,可通過APP推送、微信公眾號、接收預警信息;
7、云平臺賬號管理,可一對多設備、多對一賬號、權限分配等;
安裝說明
1.選擇平坦的安裝地點,面積不必太大,足夠樹立4M的立桿即可,最好選擇相對土質較硬的地帶,避免在風速較大時立桿搖動,可采用三腳架或其他設備固定;
2.特殊安裝環境宜配合其他設備,比如在樓頂,應配合好防雷措施,安裝避雷針;
3.根據應用環境選擇合適的供電設備,對于無法連接電源線的惡劣環境,可選擇太陽能電板。可拉線的環境下也需兼顧用電安全和安裝的建筑外觀效果。
在未來的時間里,氣候這個老朋友會一直陪伴著我們,所以我們一定要掌握科普知識,也要運用相關的檢測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