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代的車輪碾過農耕文明的深厚底蘊,當科技的光芒照亮現代農業的壯闊征程,一場匯聚全球農業智慧、彰顯吉林農業力量的盛會在北國春城啟幕。
第二十四屆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以“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為主題,在8月中旬的凈月之畔,奏響一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強音。
這不僅是一場展示農業成果的博覽盛宴,更是一次推動農業合作交流的深度對話,一次引領農業新質生產力萌發的創新實踐。
從田間地頭的深耕細作到實驗室里的科技突破,從地域特產的匠心傳承到農業品牌的同臺競技,長春農博會正以開放之姿、創新之力,書寫著農業現代化的全新方案,見證著鄉村振興的壯闊圖景。
新技術新模式
讓現代農業“活”起來
規模逐年擴大、內涵日益豐富、影響力與日俱增……從2000年到2025年,從第1屆到第24屆,作為我省“金字招牌”的長春農博會,實現了從水泥地到黑土地、由夏季舉辦到冬夏聯動、由政府臨時抽調辦展到成立常設機構的轉變,始終站在農業創新前沿,推動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的迭代升級,為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
本屆長春農博會由省政府、長春市政府主辦,省農業農村廳、省供銷合作社、吉林農業大學承辦,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秉承務實開放、交流合作、惠農惠企的宗旨,設置八大特色展區,開展經貿交流、文化賽事等系列活動,集中展示吉林鄉村振興戰略成果,推動農業合作交流,搭建農產品交易平臺,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
讓我們走進長春農博園各大展區,感受我省農業日新月異、扎根沃土、完善升級的成果展示。
主、輔展館1—6號展廳,薈萃了來自國內外各地的名優農產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字農業企業、供銷特色農產品和食品機械,全國聞名的吉林大米、吉林鮮食玉米、吉林雜糧雜豆、長白山人參、長白山食藥用菌、吉林梅花鹿等“吉字號”品牌企業優質農副產品紛紛亮相,“數字農業”“國際展品”等展區讓百姓大開眼界,飽口福又飽眼福。
來到室外展區,金秋的盛景仿佛觸手可及。從巨型南瓜到無土栽培蔬菜,從抗寒月季到東北果樹,12個種植區展示著千余種作物的生命力,其中不加溫溫室憑借“五防”黑科技,讓節能種植的理念落地生根。
此外,“魅力中國·五色吉林”主題展廳、現代種業成果與農機裝備展、美麗鄉村、精品畜牧業等均有單獨展示區,全面展現我省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輝煌成就。
國際化智能化
讓農業要素對接更高效
商家的市場、專家的講壇、農民的節日、市民的樂園。本屆長春農博會強化引資引智作用,主體活動與特色活動交相輝映,讓農業要素對接更高效。
為打造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農業科普教育基地,展會安排了多種科普展示內容。
想學農科技術?省科協主辦的農業科普大集上,通過特色農業成果展示、科普知識宣介、科普惠民服務等板塊,開展“科技小院”場景搭建,重點宣介“吉字號”特色農業新成果、新技術,廣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專家面對面答疑,多套科普圖書免費領取,還有健康義診送服務,妥妥地“農民貼心小課堂”。
想看農耕文化?以“追溯吉農事、再現農耕情”為主題的關東(吉林)農耕民俗文化展廳里,展示了農耕文化歷史,傳承了吉林的農耕文明。
想洽談合作?全國百戶企業進吉林、“吉供優選”品牌發布、吉粵農業共享經濟等活動搭起橋梁;吉林梅花鹿品牌、長春市九臺區土特產等專場推介會,讓特色產業找到“好婆家”;第三屆農業科技成果路演推介等活動,讓科技成果變成“真金白銀”。
在現場,逛不夠?新建的“吉林省名優特農產品展銷選品中心”,開創了“線下農博選品+線上電商云倉”雙線聯動的全新運營模式,匯聚全國精品。京東物流“極速達”讓好貨當日到家,線上線下逛得過癮、買得舒心。
文旅會展融合
讓農博熱度“燃”起來
農民的節日就得熱熱鬧鬧!第二十四屆長春農博會把賽場、戲臺搬到田間,讓農博文化浸潤人心。
第九屆農民趣味運動會由長春市體育局主辦,組織長春市各縣(市、區)農民開展趣味運動競技比賽,老鄉們比競技、秀絕活,笑聲喊聲匯成歡樂海洋。
“吉林巧姐”手工制作大賽暨“吉巧好物”文創產品征集活動,由省婦聯主辦,通過草編、布藝、剪紙等各類手工藝品大賽、市集、展示、直播活動,推動“吉林巧姐”手工制作產業化發展,讓老手藝火爆出圈。
大型演誦抗戰劇《松花江上》帶你重溫歷史,紅色印記宣講演出燃動人心,二人轉專場等文化活動,農民各展絕活,歌唱祖國和美好幸福生活,進一步展示我省農民和諧向上的精神風貌。
為推動數字經濟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本屆長春農博會整合現有資源,打通農業全產業鏈條,實現展產互促、融鏈,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10+365”會展新模式,全力推進數字會展、促進數字貿易,打造展貿融合的生態服務平臺,助力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
時光不老,大道惟新。長春農博會正在求新、革新、創新中積蓄前行的力量,奮力用智慧和汗水譜寫我省新時代“三農”發展新篇章。
記者手記:
當農民趣味運動會的歡笑聲與“吉林巧姐”草編市集的叫賣聲交織,當智能農機的轟鳴聲與直播間里“吉字號”農產品的推介聲共鳴,這場農業盛會正以科技為筆、以開放為墨,在黑土地上繪就了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從“四良一智”的技術革新,到“吉品入粵”的市場拓展,長春農博會用數“智”畫筆,將吉林農業的新卷鋪展在黑土地上。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場展會的熱度,更是農業現代化的強勁脈動——這脈動里,有科技的銳度、文化的厚度,市場的廣度,更有全球智慧滋養下吉林農業跨越發展的無限可能。(吉林日報記者 閆虹瑾)
來源:吉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