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建水縣臨安鎮狗街村瑞和農業智能養殖基地開始了一天的運轉。在這座占地180畝的現代化養殖場里,10棟標準化雞舍整齊排列,與傳統養雞場不同的是,這里幾乎聞不到異味,60萬羽蛋雞正在23攝氏度的恒溫舒適環境中享受“數字生活”。
“過去養雞全憑經驗,現在則靠數據。”指著雞舍內的智能環境控制系統,該企業總經理助理唐國軍介紹,這套系統能實時顯示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關鍵指標,將蛋雞生長環境精準控制在最佳狀態。得益于從德國進口的全自動化設備,基地實現從飼料配比到環境調控全程智能化管理。“通過手機App,管理人員可以遠程監控設備運行,10萬羽規模的雞舍僅需1名工人管理,雛雞存活率達99%以上,產蛋高峰期可持續9個月。”唐國軍說。
這套先進智能系統的高效運轉,對電力穩定性提出了極高要求。為此,南方電網云南紅河建水供電局還專門打造了一張“會思考”的配電網。有了穩定的電力保障,全封閉生產線使基地產蛋率穩定在95%;雞糞經生物發酵,變成有機肥反哺生態種植;新鮮雞蛋通過冷鏈直達北上廣深及東南亞市場……目前,基地日均外銷雞蛋200萬枚,年產值超3億元。
“以前在外打工,收入不穩定還照顧不了家里。現在在基地上班,每個月工資能拿3000多元。”在基地務工的狗街村村民姚仁貴笑著說。
如今,蛋雞養殖已成為建水縣農業發展的支柱產業。全縣擁有245家規模化養殖場,禽蛋年產量穩居全省前三。從飼料加工、蛋雞養殖到蛋品加工、有機肥生產,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已經形成。(云南日報記者 饒勇 通訊員 陳曦)
來源:云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