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規劃提出“優化城鄉發展格局,分類有序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地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核心板塊的潼南,依托“西部菜都”“中國檸檬之都”等產業優勢,創新探索“我在潼南有塊地、有塊田、有棵樹、有頭豬、有壇酒”共享經濟模式(以下簡稱“五有”共享經濟),以城鄉資源深度融合為筆,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我在潼南有塊地、有塊田’不僅是土地的共享,更是城鄉情感的聯結、產業價值的共生。”潼南區相關負責人說,這一模式讓城市人圓夢田園,讓農民增收致富,讓鄉村成為“可觸摸的鄉愁”與“可持續的財富之源”。
共享田園
城市人的田園夢,農民的新希望
4月29日,重慶(潼南)農科城內,“我在潼南 共享田園”集中認領活動火熱啟動。32家“潼南五有”共享經濟企業客戶集中簽約,“潼享田園”公共平臺同步上線,讓“我在潼南有塊地、有塊田”的愿景成為現實。
在重慶工作的李先生,心中始終懷揣著對田園生活的向往。“我在潼南 共享田園”活動啟動后,他迅速通過“潼享田園”平臺,認領了一塊田地。
“自從認領了潼南的一塊田,我每天都要打開手機看看我的稻田長得怎么樣。”李先生興奮地分享道,通過“潼享田園”平臺,不僅能隨時觀察作物生長,實現了自己的田園夢,還可以選擇代耕代種服務,讓專業的農民團隊幫忙打理。收獲的生態大米、有機蔬菜等作物,更是直接快遞到家,實現了“足不出戶享田園之樂”。
“‘五有’共享經濟,核心在于通過市場化運作,激活城鄉資源要素,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潼南區相關負責人說。
通過依托“潼享田園”平臺,潼南區整合全區閑置土地資源,通過認養制、租賃制等多種模式,讓不少城市居民圓了“田園夢”。同時也為農民開辟了新的增收渠道,不僅可以獲得土地流轉收益,還能通過代耕代種、技術咨詢等服務增加勞務收入。
科技賦能
智慧農業助力“共享田園”
在潼南區的一處智慧農田里,傳感器和攝像頭遍布田間地頭,它們就像農田的“千里眼”,實時監測著土壤濕度、溫度、光照強度等環境參數,以及農作物的生長狀況。這些數據通過物聯網技術傳輸到“潼享田園”平臺,消費者只需輕點手機,就能隨時了解自己認領田塊的最新情況。
“以前種地全憑經驗,現在有了科技的支持,我們可以更加精準地管理農田,提高產量和品質。”農田管理員說,智慧農業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也讓消費者更加放心地享受綠色健康的農產品。
“科技賦能是‘五有’共享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潼南區相關負責人說。
未來,潼南將積極推動數字農業大腦建設,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實現農產品全鏈條溯源,讓消費者“掃碼知根底,吃得更安心”,進一步促進鄉村經濟轉型升級。
農文商旅融合
讓田園成為詩與遠方的交會點
“在推動‘五有’共享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品牌與市場拓展至關重要。”潼南區相關負責人說。
在具體實踐中,潼南將充分利用“潼享田園”平臺資源,整合全區共享資源,打造潼南“五有”共享經濟區域公用品牌。通過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提升基地標準化水平、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等措施,逐步構建起一個集種植、養殖、加工、銷售、旅游于一體的共享經濟產業鏈。同時,依托共享產業融合發展戶外露營、精品民宿、生態康養等新業態,打造一批主題突出、高品質、優服務的特色“共享田園”品牌,讓田園成為詩與遠方的交會點。
為更好地推動潼南“五有”共享經濟區域公用品牌打造,潼南將利用融媒體資源開展線上宣傳,結合線下活動,努力擴大潼南“五有”共享經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并積極與各大電商平臺合作,拓寬銷售渠道,讓潼南的農產品和鄉村旅游資源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物流暢通是共享經濟繁榮的基石。”潼南區相關負責人說,潼南將進一步加強農村道路建設,改善農村交通條件,提高農產品運輸效率。加快冷鏈物流網絡建設,構建“一核心三節點多末端”體系,完善快遞物流電商產業園,深化“郵運通”試點,持續完善“區-鎮-村”三級物流寄遞體系,確保鄉村共享產品順暢進城入戶。
“‘五有’共享經濟的探索,不僅為鄉村振興開辟了新路徑,更以其獨特的運營模式與對鄉村經濟的深遠影響,成為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新引擎。”潼南區相關負責人說,未來,潼南將繼續深化“五有”共享經濟模式,推動農文商旅深度融合,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王靜 劉廷)
來源: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