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聚焦“南菜北植”農業發展新亮點的“寒地茭白產業交流會”在白城市鎮賚縣舉辦。政、企、學、研齊聚一堂,圍繞“茭白市場前景”“耐鹽堿茭白科技創新”“鹽堿地資源高效利用新模式”等問題展開深入熱烈的交流,并紛紛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為茭白產業在鎮賚進一步發展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茭白在南方是一種十分普遍的蔬菜,特別在江浙滬地區,茭白的日均消費量非常高,而在東北地區,種植茭白并不容易。2018年,來自中國茭白之鄉縉云縣的種植戶將茭白種植技術引入鎮賚,經過多年的試錯與經驗累積,終于在2023年首次大面積種植成功,30公頃茭白產量超1000噸。
鎮賚縣位于北緯45度黃金種植帶,光照時間長且晝夜溫差大,在弱堿性土壤上生長、由無污染嫩江水灌溉出的茭白粗壯白嫩、爽脆鮮甜,與國內其他地區的茭白相比,無論營養、口感還是保存期都更加優質。每年8月至10月,正是南方茭白的供應淡季,鎮賚茭白更能憑借其錯峰上市的優勢,在南方市場上供不應求。此外,茭白在生長過程中釋放的草酸還可以中和堿性土壤,讓土壤變得更加肥沃,從而促進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
去年,鎮賚縣茭白種植面積擴大到70公頃,年產量約3500噸。為深挖茭白產業潛力,通過延鏈補鏈進一步提升茭白附加值,鎮賚縣積極溝通相關企業與科研院所,推動茭白食品實現深加工。相繼研發完成的茭白果醬、茭白白酒、茭白飲料、茭白干等產品,將被逐漸推向周邊乃至更廣闊的市場。今年,縣域內多家知名農業與生物科技企業還計劃聯合打造“萬畝茭白產業園區”,有效推進茭白產業規?;?,塑造鎮賚特色產業的新“茭”點。
多年來,鎮賚通過探索適宜作物品種及科學改良土壤,讓越來越多曾經被視為農業“禁區”的鹽堿地成功轉型為物產豐饒的“米糧川”。(白城日報 張美偲)
來源:白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