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構建汛旱并防與耕地置換協同推進機制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到2025年底,岳陽市、常德市、張家界市、益陽市、婁底市開展試點,探索建立汛旱并防與耕地置換協同推進機制。據悉,5個試點地區正全面推進一批先行試點項目落地。
《方案》明確了全省推進時間表。到2026年底,全省其他市州充分借鑒試點地區經驗做法,全面構建汛旱并防與耕地置換協同推進機制。到2029年,汛旱并防與耕地置換協同推進機制運行順暢,各類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和耕地保護協同融合、相得益彰,汛旱防御能力和耕地旱澇保收能力全面提升,全省耕地數量有增加、質量有提升、布局更優化。
《方案》提出“三大任務”,即協同推進汛旱并防與耕地開發復墾恢復,穩定耕地總量;協同推進汛旱并防與耕地改造,提升耕地質量;協同推進汛旱并防與耕地園地林地置換,優化耕地布局。同時,逐步構建規劃管控機制、信息共享機制、項目統籌謀劃機制、“以水定地”落實機制、資金多方籌措機制、耕地保護目標跨區域有償調劑機制“六大機制”。
目前,岳陽市選取華容縣等7個試點地區,推進團洲垸等蓄滯洪區居民遷建與耕地墾造,打造垸區集中連片優質耕地試點樣板。常德市選取澧縣西官垸、漢壽縣圍堤湖垸開展試點,全力統籌水資源配置工程、水利灌溉工程,探索建立項目聯審聯批、信息共建共享和資金協同機制。張家界市明確“以耕定林、縣域統籌、三級調配”工作思路,選取桑植縣等林耕、園耕置換試點項目10個。益陽市通過赫山區等6個縣市區高標準農田建設、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多項目融合,推動建立協同推進機制。婁底市以漣源市水利設施建設為切入點,著力探索“以水定地、以水增地、以水養地”改革路徑。(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于淼 通訊員 周小玲 劉泉子)
來源:湖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