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在辛口鎮的加名農場開始試種黃瓜了,AI幫我們計算并設定了相關參數,后續我們根據生產情況及時調整。”天津由合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崧和團隊正根據智能水肥管理平臺和環境控制平臺上關于棚室溫濕度、灌溉水Ec值(電導率)和pH值(酸堿度)、灌溉量、肥料種類用量等關鍵數據的實時變化,分析作物生長情況,及時做出相應對策。
“現代農業更多是通過各類傳感器收集云端數據,包括開始利用AI的一些算法分析,這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不用面朝黃土,也不必腳沾泥土,孫崧拿出手機打開App,公司位于西青區辛口鎮的加名農場內,15座大棚內無土栽培的草莓、西紅柿即時生長情況一目了然。
“整個園區全部是無土栽培,通過數據實時情況來指導種植,真正達到數字化精準灌溉。”大棚內,一行行半基質栽培的草莓整齊排列,懸掛于棚內的袋裝二氧化碳適時促進作物進行光合作用。“讓農場自己運行起來”,目前,農場內除了摘果期外,基本只需要兩名農民即可完成日常維護運行。利用科學方法種植的草莓和西紅柿個頭足、口感豐富,十分受市場歡迎。從去年11月大量上市到現在,銷售額達到50余萬元。
目前,孫崧團隊除了進行技術研發、農場運維,也“化身”智慧農業推廣大使,用新理念、新技術幫助更多農戶。(今晚報記者 張珊珊)
來源: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