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省衡山縣東湖鎮團山村充分利用本地資源,發展艾草產業,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和村民增收共贏的良好局面。
走進團山村艾草種植基地,只見連片綠油油的艾草鮮嫩茂盛、長勢喜人。微風拂過,縷縷艾香撲面而來,沁人心脾。村民們正搶抓晴好天氣進行首茬收割,田間地頭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據介紹,艾草是一種種植周期短、好管理、收益高的經濟作物,一年可收獲三茬,市場前景十分可觀。今年,團山村艾草種植面積擴大到了230畝,預計畝產3000斤,畝均收益2000元,帶動當地50余名村民就業。
“艾草種植基地的建設既破解了我村傳統田地種植模式缺少經濟效益而不斷荒廢的難題,也提供了部分就業崗位,帶動了周邊農戶種植艾草等經濟作物,破解了農產品單一問題,增加農戶收入,取得良好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衡山縣東湖鎮團山村黨總支書記曹建美表示。
為了保證艾草種植效益,團山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與衡山縣金滿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保底價回收合同,艾草曬干后就會被運往加工廠,加工成艾條、艾草枕頭、艾草精油等產品。
自2021年開始,團山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通過發展雙季稻、艾草、油菜等種植,不斷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今年,村集體經濟有望突破20萬元。
“今年我們又試種了50畝高粱,如果產量可觀的話,我們準備明年在全村乃至全鎮推廣種植高粱。另外,我們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還與中藥材公司簽訂了合同,試種了20余畝黃精和白芷。”曹建美希望能帶動團山村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
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