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瓜州縣廣至藏族鄉以“三抓三促”行動為抓手,堅持“示范引領”,積極加強與省、市農科院和農技中心聯系,通過建立試驗示范基地的方式,引進新品種、新設備、新技術、新模式,助推全鄉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喻景權無土栽培(SAS)項目實施區,工人們正在開挖基質槽,同時利用水平儀進行找平,為填裝基質做最后的準備。
該項目種植區由單戶個體農戶承包經營,由10棟60m*8m日光溫室組成,主要用于甜瓜、番茄、西瓜等蔬菜周年生產,全部采用浙江大學開發的地埋式SAS無土栽培技術。該技術因地制宜,解決了戈壁地區日光溫室難以適應國外高架無土栽培模式以及越冬蔬菜栽培根系凍害問題。同時開槽與栽培槽成本是國外模式的1/10,大大降低無土栽培的門檻,是農民用得起的無土栽培技術。溫室同時配備浙江大學MiST水處理系統,由2個60噸儲水罐、前置過濾系統和脫鹽機(1.5T/h),集中供應整個種植區灌溉。
項目針對瓜州戈壁地區地下水源定制開發,不僅解決了當地由于地下水由于泥沙、有機質、膠體、微生物等污染物含量超標導致滴灌系統堵塞的問題,同時對水中的有害礦質元素進行了低成本脫鹽處理,實現了農作物產量與品質的大幅度提升。單套設備可覆蓋約30畝溫室的灌溉需求,每畝設備投入僅為1500元,年畝運行成本在500元以內,使農用水處理技術實現平民化。至目前,基質槽開挖已接近尾聲,蓄水池、凈水設備及水肥設備已陸續到場,技術人員正在安裝,預計12月中旬完成改造和設備調試。
近年來,廣至藏族鄉立身產業發展實際,以智慧農業園區、省級蜜瓜核心示范區建設為抓手,依托省、市農科院及市、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院地合作”項目,著力加快智慧農業建設步伐,不斷推動農業新舊動能轉換,讓農業搭上大數據的“順風車”,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廣至藏族鄉將立足地域優勢,緊緊圍繞戈壁農業主導產業、特色產業發展,不斷深化重點院校、省市科研院所的聯系,開展先進實用技術成果轉化和示范推廣應用服務,把技術、信息創新等要素注入涉農企業和基層群眾,為科技和“三農”有效結合提供重要載體,助力全鄉戈壁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
來源:中國甘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