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最發愁的就是果蔗的銷售,不是批發給外面的果商,就是自己拿去鎮上零售,現在不愁賣啦。”穿過成片椰樹林,在瓊海市塔洋鎮紅莊村一塊廣闊的甘蔗地里,甘蔗種植戶王權一邊給甘蔗澆水,一邊告訴記者。
為何不愁賣?塔洋鎮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王清照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海南鮮友食品有限公司與塔洋鎮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從臺灣引進種苗,幫助當地農民種植高價值及公司所需水果,再批量收購種植戶的農產品,回廠加工。截至目前,紅莊村通過訂單模式種植甘蔗面積近400畝,相比三年前面積超過一倍。
除了甘蔗,海南鮮友與塔洋鎮通過訂單農業模式種植約30畝的扁實香檬,“今年初種下,預計明年可迎來新品種的第一波收成。”王清照說。
在距離紅莊村約20分鐘車程的瓊海市大路鎮“世界熱帶水果之窗”基地,近日也頻頻傳來好消息:首批試種的貓山王、黑刺等11種名優榴蓮進入成熟期。
手指檸檬、牛奶果、燕窩果……近年來,瓊海依托世界熱帶水果之窗基地以及豐厚的農業資源稟賦,聚力打造優新熱帶水果產業,激活鄉村發展新動能。
記者了解到,瓊海充分發揮世界熱帶水果之窗基地的產業鏈優勢,聯合海南大學建設人才培養基地,為300余戶1000余名果農提供專業服務,培養一批本土種植能手和管理人才,為“產業鏈”補上“人才鏈”。
與此同時,瓊海還通過政企共建“一個示范種植基地+多個村級種植點”,推廣優新熱帶水果5000畝。以股份合作為紐帶,以“政府+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為模式,大路鎮湖仔村等4個村委會帶動25名脫貧戶就業務工,解決周邊村民就業160余人,94戶脫貧戶入股合作社共建200畝熱帶果園,同時在會山、陽江鎮等偏遠山區發展鄉村振興村集體經濟540畝,帶動脫貧戶穩定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海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