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激情综合五月天中文字幕-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91-婷婷综合尤物精品国产-五月丁香六月婷婷国产视频96视频-国产91蜜桃麻豆精品一区二区-欧美日韩精品视频免费观看-91精品国产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综合亚洲伊人忘忧草www

江西“智慧造田”記

文章來源:聚英云農 發布時間: 2023-07-13 18:07:47
閱讀:269 次

從2017年起,江西率先在全國發行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債、探索形成了“以田養田”的資金籌措新模式;率先在全國建立了“縣負總責、鄉鎮監管、村為主體”的建后管護新機制,以“藏糧于策”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實施。

當“鳥”型無人機在鄱陽湖掠過,一大片和湖水如影相隨的稻田金黃如畫。

在鄱陽湖鄱陽縣流域拍攝了多年,《國家地理》攝影師趙高翔發現鏡頭下的農田變了:小變大、彎變直、陡變平……一打聽,附近的村民告訴他:“你從天空中欣賞的大塊大塊稻田,是我們近幾年建設的高標準農田?!?/p>

趙高翔的掠影是“江西田”變大變良的縮影。鄱陽縣作為全國超級產糧大縣,連續13年糧食生產超20億斤,其背后是高標準農田“濃縮”的精華。自2017年至2022年,鄱陽縣高標準農田建設累計完成近90萬畝,已建設成為江西全省面積規模最大、土地流轉面積最大、產業結構調整集中度最高、稻田利用綜合效益最高的高標準農田。

窺一斑而知全豹。近幾年來,江西農田發生了更好更優的變化:巴掌田變連片田、撂荒地變豐收田,智慧田成新樣板……近年來,江西省委、省政府加強頂層設計,堅持規劃引導,統籌項目資金,制定了“1+13”政策體系,全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從2017年起,江西率先在全國從省級層面統籌整合資金推進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率先在全國發行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債、探索形成了“以田養田”的資金籌措新模式;率先在全國建立了“縣負總責、鄉鎮監管、村為主體”的建后管護新機制……在高標準農田建設“建、管、用”等各個環節不斷“謀劃糧策、智慧造田”,以“藏糧于策”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實施。

 

建設“糧策”:“以田養田”發行首支債券

建設高標準農田,離不開錢。江西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孫朝輝認為:“作為全國糧食主產區,江西扛起產糧大省的責任與擔當,一直以‘謀良策來護糧計’。建設資金從哪里來?從‘以田養田’中來。我們想到了關鍵一策:積極探索‘以田養田’模式,確定以高標準農田新增耕地指標出讓收益和耕地質量產能提升收益作為償債主要來源,率先在全國采取‘省級統一打包’方式,發行專項債券,解決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投入不足問題。”

高標準農田建設之所以需要高投入,原因在于江西改造的農田之多,改造之難。

八山一水一分田,還有一半“斗笠田”。在會昌等一些區縣,超過六成的水田都是小塊田。

由于田塊大小不等、形狀不一、地力不均,種田不劃算,不種又可惜。“我家有幾臺農機,但一些‘小碎田’根本派不上用場。即使我用了全新的小型農機,但農機熄火、拋錨的時間比工作的時間還長,因為農機很難在田間轉得動。”會昌縣麻州鎮齊心村種糧大戶劉文彬憂心地說,如果這些田不進行高標準改造,時間一長,拋荒在所難免。

在江西2023年全省冬春兩季高標準農田提升改造行動中,有200多萬畝丘陵山地中低產田。高標準農田改造行動完成后,可以實現從“種一季”變成“種兩季”,對于江西而言,可新增糧食產能10億斤以上。

“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高,生產能力強,在耕地中屬于‘雙一流’水平。建成后,田成塊、路成網、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一畝地兩季稻總產量2000多斤。像這樣50畝、100畝的小型集中連片高標準農田建成后,在山區照樣可以打造一個個小‘糧庫’。”安??h農業農村局局長劉小蘭說。

對小丘小塊田“動手術”,將“雙低薄田”打造成“雙一流良田”,產糧大省江西責無旁貸,扛起了這副重擔。

建設高標準農田需要高標準投入,但巨額資金難倒“英難漢”。一方面,江西農田地形地貌復雜、原有改造標準較低,因而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來改造高標準農田;另一方面,作為經濟欠發達省份,財力并不寬裕。

從2017起,江西將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由畝均1200元左右提高到畝均3000元,僅2017年建設高標準農田290萬畝共需87億元,而2017年江西省財政總收入只有3447.4億元。

但舍不得投入“套”不住糧。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從未間斷過向國家輸出糧食的2個省份之一,江西從未在糧食安全上“摳錢”,而是該花錢必花錢。

弱財政如何辦“強高標”?產糧大省江西的回答是:藏糧于“策”,以“糧計糧策”謀良田良地。

2019年7月,江西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了全國首支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債。目前,已累計發行專項債券共210.24億元。

金融活水“澆灌”了高標準農田建設。在森林覆蓋率高達87.7%的資溪縣,不少田塊位于地形復雜、交通不便的山區,施工難度大。當地克服困難,通過發行債券等措施,連續多年超額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新增了不少耕地。

自2017年以來,江西建成高標準農田1785.85萬畝,超額完成了國家下達的1767萬畝建設任務。加上2011—2016年發改、財政、水利等部門建成的1128.26萬畝,全省已建高標準農田規模累計達2914.11萬畝,占全省耕地面積的71.6%,超全國平均近20個百分點。

怎么還債?江西明文規定,確定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縣(區)政府為舉債主體,負責債券資金的使用管理及按時還本付息。江西還明確高標準農田新增耕地和產能提升指標交易收益,優先用于增加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和債券償還等。

江西全省2020年建成的290萬畝高標準農田項目區,新增耕地面積4.91萬畝,新增耕地率達1.62%,耕地質量平均提高了0.01個等級,預計新增耕地、產能提升指標交易收益可達71.7億元,足以覆蓋本年度發行的專項債本息。

為何能“以田養田”?江西省高標準農田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高標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一方面,新增耕地、產能提升指標可以用來交易。2017年以來,江西省高標準農田項目區產生各類指標可實現交易收益316.45億元,其中,新增耕地11.98萬畝,可實現指標交易收益174.1億元;另一方面,即使不用來跨省跨市跨縣交易,高標準農田建成后,產能提升、流轉價格提高,“雙提”之下身價倍增。

 

改造“糧策”:項目排查整改,一個都不放過

高標準投資之后,最基礎的是高標準建設,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則是“基礎之基”。江西因地制宜拿出良招,以“基層首創”做好“基礎之基”工作。

在“田、土、水、路、林、電、技、管”一體化改造中,“水”成為農田高標準建設的難中之難。“光整田有么子用,咱這片地地勢不平,高度不一,澆水排水都是麻煩事,誰來灌水誰來清渠,這些誰給個講法?”安義縣長均鄉觀察村糧農楊彩文一直在觀察著高標準農田的改造過程。

楊彩文的疑問道出了許多糧農的隱憂:以前農田建設,農業部門管用水(田間水)、水利部門管源頭(干渠水),連接農田的斗渠、農渠、毛渠連通了,但連接水源的干渠、支渠沒有連通,這樣一來,就形成了“腸梗阻”。

“上面水瓢瓢,下面干焦焦?!奔h烏江鎮沙井村的村民如此吐槽。名稱中有“水”的吉水縣以前許多農田總是缺水。

贛江流經吉水達49公里,吉水農田為何缺水?在吉水縣副縣長曾志斌看來,一方面由于水利設施運行年代久,渠道老化失修、淤堵損壞嚴重、雜草叢生,造成渠系水利用率低;另一方面是農田水利骨干工程和田間工程的“任督二脈”沒有打通,因而導致灌溉面積銳減,農作物因缺水而減產,農民收入減少。

如何解決“腸梗阻”難題?吉水以問題為導向尋找“良”策,創新性地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三長制”(村長、片長、戶長)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當中,和農田水利工程的渠長制結合起來,形成打通“任督二脈”的“四長制”,建立了“‘四長’配合、上接下延”的工作機制:上接水源、下接農田,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與農田水利工程相銜接,形成從水源到田間完整的灌排體系,解決灌溉“最后一公里”的突出問題。

2021年,烏江鎮沙井村村民反映320多畝農田“喝”不到水,只能種植一季稻。吉水縣高標辦組織“四長”一查看,原來是“田高水渠低”“干渠、農渠不連通”惹的禍。

改,必須改建!吉水縣高標辦改建了一條300多米長的渡槽,上接水源北坑水庫,下延農田溝渠。

像這樣的建設資金來源于“抗旱應急專項債”。2022年吉水縣投入4800多萬元,著力破解水源設施欠缺的問題。沙井村新渡槽在2022年上半年修建完了,在下半年特大旱災中就發揮了作用,320多畝農田安然“躲”開了旱災影響。

有水無憂,旱澇保收。沙井村優質稻產銷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信禮動員糧農種起了雙季稻?!岸喈a一季糧、畝產1200斤,320畝就產糧38萬多斤?!眲⑿哦Y快言快語地點贊:“這高標準農田真是高!”

吉水縣在“用水”上動腦筯,泰和縣則在“節水”上想方設法謀良策。為了節約用水,泰和在高標準農田建設過程中,鋪設地下管道輸水,每個片區建一個蓄水池,不用水時將水龍頭關掉。這樣一來,2022年度,泰和縣實施高效節水灌溉建設面積6000畝,每畝可以節水10%—20%。

改造動真格,整改更加不含糊。吉安縣農業農村局在排查過程中,發現北源鄉瓜塘村2022年度第4標段存在質量問題,一條生產道修筑不符合設計要求,溝渠設置不合理,部分底板質量有缺陷。吉安縣農業農村局責成承擔施工的第4標段某公司進行整改,同時報請縣領導小組同意,該公司2年內不準參與該縣高標準農田建設投標。

如此動真格的摸排整改,對全省2017年以來立項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一個都不放過,各級“高標辦”對排查發現的問題,要求監理方、施工方一一精心監理、精細整改。

“堅決打破‘護短、照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歪風邪氣?!苯魇 案邩宿k”相關負責人說,對督查考核中發現的問題,嚴肅問責,限期整改,確保項目執行不走樣,任務完成不打折。

 

管護“糧策”:離不開的“田保姆”

長期以來高標準農田建設分散管理、投入不足,導致一些地方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突出。

如何解決“重建輕管”現象?江西又走在全國前列出良招。良招就是構建建管并重的長效機制。江西統籌“建、管、用”一體,率先在全國建立了“縣負總責、鄉鎮監管、村為主體”的建后管護新機制,省級財政安排了建后管護獎補引導資金,督促各地落實了畝均5—20元不等的縣級財政預算管護經費,確保項目長久發揮效益。

繁重的管護任務,到底由誰來管護?江西各地結合實際,發揮基層首創作用,一批“田保姆”“田管家”應運而生。

安??h率先在江西省出臺《安??h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辦法》,確?!拔逵小?,即有主體、有人員、有資金、有標準、有考核,從破解“重建輕管”發力,做好管護后半篇文章。安??h委縣政府在資金極度緊張的情況下,要求縣財政按照每年15元/畝的標準預算配套建后管護經費,其中,6元用于管護人員工資,9元用于維修養護費用,全縣累計共安排建后管護經費620余萬元,為建成后的高標準農田增添了一件“防護衣”。

誰來當“田保姆”最合適?專業的事交給專業人士來做。安福為高標準農田配備一批專管員,這些專管員有一個時尚的名稱“5G+田保姆”。安??h依托縣河湖灌溉服務中心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專業知識、渠道管護經驗方面的優勢,由該中心196名職工擔任“田保姆”,對建成的21.91萬畝高標準農田進行“全方位、保姆式”管護。

“田保姆”主要是發現問題,那么,如何高效解決問題?安福縣委縣政府實施“5G+云系統”,為高標準農田裝配一副“千里眼”。安福主動對接電信部門構建高標準農田“5G+田保姆”模塊,將建成的高標準農田納入農村人居環境治理“5G+”長效管護平臺范圍,一鍵式實現高標準農田可視化管理、智能化維護,并設置管護人員巡查監督、問題上傳、語音匯報、事件評價等功能。而數字化賦能的溢出效應則體現在安福的鄰縣泰和縣。泰和明確項目區村委會為管護主體,村委會主任為第一管護責任人。泰和縣委縣政府積極推進縣、鄉、村、組四級“田長制”管護模式,將建成的高標準農田全部納入管護范圍,縣財政每年按每畝15元的標準落實了管護資金,每1000畝農田面積安排1名管護人員,做到全面管護無盲區。

高標準農田設施損毀,誰來定損?損后如何及時修復?這成了管護的一個重要難題。吉水縣創新性引入“第三方+保險”模式,通過引進第三方管護單位,為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上了“雙保險”。

吉水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郭冬根向記者介紹,吉水縣農業農村局與當地一家保險公司合作,探索建立“高標準農田工程質量+建后管護”與保險相結合的良性互動機制。通過保險市場化機制防范和化解農田建設工程質量潛在風險,切實完善建后工程管護保障機制,助力構建“工程質量+災毀損失+管護服務”為一體的風險保障體系。

在這樣的良性機制推動下,陳德俊等保險公司理賠員有了新身份,他們走馬上任當起了護田員,村民們親切地稱呼他們為“田保姆”。

“以往我們保險公司一般只給水稻上保險,現在高標準農田增值了,我們也給農田安一把‘保險鎖’?!标惖驴≌f,從保谷到保田,這就是針對“藏糧于地”基層探索的一種“糧策”。

這樣的“糧策”派上了大用場。2023年3月下旬,烏江鎮凍江村一處攔水壩被大雨沖毀。陳德俊發現后立即報案,保險公司發揮查勘快、定損準的優勢,第一時間查勘定損后立即維修,在5月上旬已經維修好。“要是慢一拍,就會影響300多畝灌漿期水稻的產量?!标惖驴≌f。

 

利用“糧策”:提地力,畝增100斤糧食

在耕地保護上,有的地方重數量管理、輕質量管理,這邊的農田占了,在那邊補上,只要數量不減少,就萬事大吉。

在確保耕地數量的基礎上,耕地質量的提升成為當務之急。2014年12月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原農業部披露:一部分耕地質量特別是補充耕地等級低,大體上每年占補平衡耕地超過500萬畝,相差2—3個地力等級;基礎地力低,基礎地力貢獻率為50%左右,比發達國家低20—30個百分點。

在產糧大省江西,耕地數量、質量同樣不容樂觀。根據2014年江西省第二次土地調查對外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省人均耕地面積從1996年的1.094畝降到2009年的1.045畝,低于全國人均1.52畝的水平;全省耕地質量總體略有下降。

黨的十八大以來,耕地質量保衛戰加快打響。通過常規手段提升地力,可以說要數年甚至“十年磨一劍”,因而,2017年以來,江西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提升地力、提升糧食生產能力和鞏固糧食主產區地位的關鍵抓手來真抓實推。

“高標準農田建成后,我們老表種田方便多了,機械可以直接開到田邊,省了不少工時;以前無水灌溉的田塊,現如今水直接放到田里。只是少數田塊的土質不太好,還是希望將地力升上去。”余干縣古埠鎮種糧大戶邱永安說。

邱永安的擔心說出了不少糧農的期盼。地力該怎么提升?江西在生產實踐過程中拿出了增加地力的“良策”:采取秸稈還田、綠肥種植、糞肥施用等方式培肥熟化土壤,提升地力和糧食生產能力。

問策于農、問計于民,最管用的辦法或許“藏”在糧農手中。新余市雪平種養專業合作社就打起了“癟谷子”的主意,利用“癟谷肥田”,做到“以田養田”。

“種田總有一些‘癟谷子’,這些‘空殼子’里面沒有米的,干脆用來發酵肥田,這樣一來,算是廢谷利用,地力也增加了?!焙献魃缲撠熑岁惸旧蛴浾咚闫鹆私洕~:合作社種了7000多畝田,有些年份“癟谷子”多達70萬斤,發酵后可用于200多畝稻田肥田。

江西省農業農村廳農田建設與耕地質量保護處處長賀中朝說,正是這樣的以田養田、精耕細作,江西的土壤地力是“一毫克一毫克”地“摳”出來的。此外,還有農機農藝集成融合技術的加持,綜合施策下,江西高標準農田糧食單產畝均提高100斤以上。

高標準農田讓周濤嘗到了豐收的甜頭。作為安??h洛豐農機服務合作社理事長,周濤對高標準農田情有獨鐘。他連續幾年流轉了4000多畝高標準農田,占到了流轉農田的70%。雖然流轉價格從150元左右上升到300元左右,周濤覺得還是種高標準農田劃算。因為在他看來,“高標”帶來了高效率和高產量。

“4000多畝高標準農田,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高達95%,今年高標準農田機插秧比非高標準農田快了1倍?!弊屩軡有老驳氖?,高標準農田產能提高了200斤/畝。合作社注冊了自己的“洛豐”商標大米,3.5元/斤的大米送到飯店供不應求。

高標準農田成了“香餑餑”。2023年2月,周濤又趕到金田鄉園背村,和其他大戶一起搶著拿下500畝高標準農田大單。“以前不要錢我都不要,現在還得通過競標才能爭得到?!敝軡粗械倪@500畝高標準農田以前大多缺水無路,只能用來種牧草。

“你看,田又回來了!這金燦燦的一片,看著我都心安些?!敝軡难哉Z中充滿著感慨。的確,安心堅守才能糧安天下。在江西,越來越多的高標準農田讓周濤一樣的糧農有了更廣闊的“用武之地”,激勵更多的老表們守“糧”心、種“糧”田、護“糧”計。

 

來源:農民日報·中國農網

聚英云農logo
郵箱:service@juyingele.com
電話:010-82899827/1 40066884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上地金隅嘉華大廈B座412室
聚英云農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