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對農作物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對藍莓的影響更是如此,聚英云農總結了以下幾點。
在矮叢藍莓產區,夏季低溫是藍莓生長發育的主要限制因子。當土壤溫度由13℃增加到32℃時,高叢藍莓的生長量成比例增加。
土壤溫度對藍莓的生長習性也有影響,高叢藍莓藍鈴品種在土壤溫度20℃以下時枝條縮短,生長開張;而溫度增高,樹體生長直立高大。溫度對藍莓葉片的光合作用有影響。
矮叢藍莓光合作用隨溫度到13℃到29℃。5C而增加。藍豐品種葉片CO2吸收率從20℃到30℃隨溫度的增加而增加。早春低溫對植株生長不利,在長白山區藍莓葉片展開以后當遭受霜寒時葉片雖然不脫落,但變為不正常的紅色,從而影響光合作用。葉片變紅后隨著溫度升高約需要一個月時間才能轉綠。溫度對花芽形成和果實發育亦有影響。
矮叢藍莓在25.6℃時形成的花芽數量遠遠大于在15.6條件下形成的花芽數量。因此,生長季的花芽形成其低溫往往造成矮叢藍莓來年嚴重減產。高叢藍莓坐果率在16~27℃時比冷涼氣溫8~24℃高將近1倍。而且高溫時,果實發育很快,果個大,成熟期比低溫條件是平均提早2~5天。
種子發育也受到溫度影響。種子層積過程中如果不停地變換溫度(0.5℃和20℃),其萌芽率比只用0℃處理要高得多。在種子萌發過程中變溫處理(10℃到32℃),也比只用一個常溫(17℃或24℃)處理萌芽率高。
為了高效種植藍莓,可采用溫室大棚種植藍莓,應用聚英溫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統,通過農業物聯網、無線通訊、自動化控制、云計算、數據挖掘等技術而來,基于農業傳感器對溫室大棚進行實時監測,無線傳輸至智慧農業云平臺多層次分析,提高了農業生產對自然環境風險的應對能力。
實時監控
監測溫室大棚的環境參數,比如空氣濕度、空氣溫度、土壤溫度、土壤濕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濃度、氧氣濃度、光照度等與作物生長息息相關的環境信息,監測頻率可設置為1-5分鐘一次,監測周期為365*24小時。
支持視頻監控,可將海康威視、螢石云等網絡攝像頭接入到云平臺中,監控畫面同步傳輸到云平臺上,隨時隨地了解大棚現狀。
環境監測信息經云平臺處理后,在安卓/IOS手機、電腦、平板等信息終端,或者是接入到云平臺的LED監控大屏上,直觀查看溫室環境數據的實時曲線圖,及時掌握作物生長環境。
自動報警
支持對傳感器檢測參數進行示警,依據云平臺設定的上下閾值,一旦超出閾值,自動觸發報警機制。
可對聯動控制設備的狀態、故障等進行示警。
云平臺支持云平臺消息、現場聲光、APP消息、郵件、微信公眾號消息等報警方式。可根據實際應用需求、員工職責等制定接收報警信息。
智能控制
方案支持手動控制、自動控制、遠程控制三種控制方式,三者之間可切換,沒有生效時差。其中,手動控制的優先級最高,多用于緊急狀態下。
手動控制:在智能控制柜端點擊風機、開窗、濕簾等系統對應按鈕,多用于管理者身處于溫室大棚附近時;
自動控制:需預先在云平臺端設定邏輯控制規則,比如室溫高于多少度時,開啟風機、開窗等降溫設備;室溫低于多少度時,開始取暖機、保溫簾等增溫設備。通過云平臺自動執行,實現自動控溫、水肥灌溉、補光遮陽等作業;
遠程控制:登錄云平臺后,點擊對應設備的圖標,通過無線網絡傳輸開關命令,實現隨時隨地管理大棚;
數據管理
云平臺可自動存儲歷史數據,包括監測數據、報警事件、設備開關狀態及運行等信息。存儲頻率為1分鐘一次。
以時間為條件,可以查詢到管理者想知道的歷史數據,通過曲線圖、數據表格直觀查看,追溯歷史事件、故障。
查詢出的歷史數據可導出并進行打印,導出格式為Excel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