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濕地,風光如畫。在武清區大黃堡濕地實驗區內的,中化現代農業MAP項目現場,農藝師們正分散在田間各自點位,開展田間智慧管理工作,因地制宜探索“良種+良法”。
“我們現在所處的這片農田已經實現了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通過在手機app上進行操作就可以按預設適時、適量地滿足農作物對水分和養分的需求,實時監測,精準灌溉,方便環保。近期我們正在優化田間智慧管理方案,準備在后續的活動中為農戶進行詳細講解。”農藝師劉志剛介紹說。
目前,中化現代農業MAP(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即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項目的千畝示范農場已完成“津育粳22”“天隆優619”等優質水稻插秧,實施了9個春玉米、8個夏玉米品種篩選的播種工作,啟動50畝水肥一體化高產種植模式及“高粱+黑麥草”新輪作模式的試驗示范。同時,占地1000平方米,集培訓、洽談、倉儲、展示等功能于一體的MAP技術服務中心正在進行內部裝修。
項目全部建成后,將依托千畝示范農場和MAP技術服務中心,定期組織開展技術培訓和種植觀摩等活動,吸引種植大戶進入“MAP+生態圈”,逐步將全鎮2萬畝耕地納入“從種到銷”的全產業鏈體系,助力農民群眾增收致富、鄉村振興提質提速。
中化現代農業MAP項目由中化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投資,借助央企技術服務平臺和大黃堡濕地生態優勢,采取數字化、智能化、標準化手段,深耕數字土壤、GIS遙感、精準氣象、精準種植、智能物聯等核心能力建設,開展先進技術應用推廣和生產托管服務,打造基于作物全生育期的“監測—診斷—處方”數字化服務體系,建設貫穿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數字農業生態產品矩陣,為種植者、現代農業服務提供商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高效、便捷的數字化工具與服務,努力實現“為消費者種出好品質、為種植者賣出好價錢、為產業鏈集好大數據”。
大黃堡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楊振東說:“建在身邊的智慧農場,讓鄉親們端牢了糧食飯碗。通過與中化MAP合作,我們可以統合各類資源和要素,為農戶提供從種到銷的全程解決方案和一體化服務。我們將持續圍繞市委市政府‘十項行動’和區委‘3+1+1’工作思路要求,將農業技術在基層實現更有效的推廣,幫農戶打通銷售渠道,種出好品質,賣出好價錢,真切實現提質增收,走穩走實鄉村振興之路。”
智慧農場,制勝未來。廣袤的雍陽大地上,由人力種植向智慧種植,已成大勢所趨,武清智慧農業的名片愈發閃亮,農民的笑靨也格外明朗。
來源:武清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