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實施百億級食品加工產業園工程、百家現代示范農場創建工程、百萬畝設施農業發展工程為載體。
張家口做大做強農業優勢特色產業
5月22日,在張家口市萬全區北沙城鄉德勝堡村和周家河村大片的鮮食玉米種植基地上,一邊是一茬茬高矮不一綠油油的小苗,另一邊是最后一批種子才剛剛播種。傳統種植按時令節氣的播種模式,在這里變為按訂單企業的加工計劃來實施播種。從種到收,經過3個月的生長,這里產的鮮玉米經加工后,將走上全國各地甚至國外消費者的餐桌。
“如何在利用自然資源稟賦方面揚長避短,是我們發展特色農業的突破口。”張家口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思周表示,全市農業農村系統認真學習貫徹省委十屆四次全會精神,立足“三農”工作職責任務,抓好貫徹落實,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中邁出新步伐。
培育六大農業特色產業
“從傳統種植業的視角看,張家口地區自然資源方面的劣勢比較明顯,土地瘠薄,干旱少雨,一年只能種一季,這些都是制約農業產業發展的不利因素。但同時又有光照充足、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這樣獨特的氣候條件。”王思周說。
近年來,張家口市依托特殊的自然氣候條件,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著力發展起雜糧油料、馬鈴薯、蔬菜、中藥材、葡萄、食用菌等六大農業特色產業,培育打造產業集群,全面推動全市農業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統計,去年全市優質雜糧種植面積為275萬畝,其中,莜麥種植面積居全省首位,良種繁育面積4萬畝,為全國規模最大的莜麥育繁種基地;鮮食玉米種植已成為全國五大生產區之一,種植面積達到13.4萬畝,逐步發展成集種子研發、有機種植、倉儲加工于一體的全產業鏈體系,整體發展水平位居全省第一、全國前列;“張雜谷”育種技術水平世界領先,制種面積1.11萬畝,位列全國第一,種植面積34.4萬畝、產量9.8萬噸,均居全省第一。
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120萬畝,鮮薯產量233萬噸,均居全省首位。脫毒種薯原種繁育面積達10萬畝,育繁種水平和能力均居全國前列。全市蔬菜產業種植面積126萬畝,預計總產量約520萬噸,面積和產量均居全省前列。全市優質葡萄種植面積穩定在13.8萬畝,總產量達到18萬噸,種植規模及產量均居全省第一。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57萬畝,增速位于全省前列。食用菌栽培面積發展到0.6萬畝,產量增加1萬噸。
“去年,張家口市全市耕地播種面積1000多萬畝,其中種植玉米285萬畝,其余均為雜糧、蔬菜等特色農業產業的農作物。”張家口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科科長吳志勛介紹,農業特色產業在農業產業中的占比已經遠遠超過主要糧食作物,逐漸成為該市實現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打造產業集群發展模式
“全市有馬鈴薯加工類企業13家,年消耗馬鈴薯原料70萬噸。馬鈴薯全粉產能3萬噸,薯條產能25萬噸,淀粉產能3.5萬噸。已與國內外多個地區建立種薯、商品薯和馬鈴薯加工產品的供銷關系,建成穩定的銷售網絡?!睆埣铱谑修r業農村局產業融合科科長程小紅介紹,目前,該市的馬鈴薯產業已形成涵蓋新品種選育、種薯繁育、商品薯生產、馬鈴薯加工開發等全產業鏈條。
近年來,該市特色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大部分產業已具備完整的產業鏈條,并逐步形成蔬菜、馬鈴薯、鮮食玉米、張雜谷、藜麥、燕麥等多個產業集群,且部分產業發展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其中,雪川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年產冷凍薯條23萬噸,產能在全亞洲排第一;張家口弘基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年產全粉2萬噸,銷售額2.8億元,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鮮食玉米良種已遠銷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銷售量占全國市場的6%。
實施“三百”工程提質增效
王思周告訴筆者,今年該市將以實施百億級食品加工產業園工程、百家現代示范農場創建工程、百萬畝設施農業發展工程為載體,謀劃建設食品加工、設施種植、三產融合等9大類重點項目,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率、畝產效益增長率、農產品加工率、規范化土地流轉率等提升,進一步做大做強雜糧、馬鈴薯、葡萄等優勢產業集群。
建設百億級食品加工產業園工程。重點在涿鹿縣建設1個市級食品加工產業園,其他縣區結合實際分別整合打造1個縣級食品加工產業園,形成“1+N”食品加工產業園布局,察北馬鈴薯、懷來葡萄酒等產值超10億元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達到8個。圍繞該項工程的建設,今年該市明確各縣區建設要點與重點發展產業,推進農產品加工業提質增效。截至目前,已累計招商簽約農產品加工項目42個,引資額96.24億元,實際完成投資26.85億元。
建設百家現代示范農場創建工程。突出“四個農業”、三產融合、規模經營、聯農帶農、壯大集體經濟五方面示范作用,按照經營土地集中連片面積不少于200畝、農業生產經營收入占總收入50%以上的基本條件,選樹培育100家現代示范農場。目前,該市已制定印發《張家口市推進百家現代示范農場建設的實施方案》《百家示范農場評選細則》,評選出30家農業經營主體作為現代示范農場創建單位,完成年度任務的30%。
建設百萬畝設施農業發展工程。按照“二環三區四帶”發展布局,啟動百萬畝設施農業發展計劃,新增設施農業面積10萬畝,打造百畝以上設施農業示范基地、園區50個,加快建設服務京津北方冷涼地區夏秋季重要蔬果供應基地。截至目前,全市設施農業建設達到15.41萬畝,新建5.18萬畝,完成全年建設任務的53%。
來源: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