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眼下,海淀區的農業種植戶即將開始春耕工作,在數智化、機械化的助力下,一片片良田沃土即將煥發出勃勃生機;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也走進田間地頭,來到上莊鎮常樂村京西稻智慧農場實地調研,為進一步深化京西稻作文化產業發展助力。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提高為農為民服務能力,落實好各類強農惠農政策,近年來,上莊鎮切實激活農業產業發展潛力,以科技創新賦能農業發展,破解生產經營瓶頸、增加農業產出效益、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引領產品質量提檔升級,讓科技創新成果與農業生產、經營和產業有效融合,顯著提升了地區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
引進農業科技團隊實現智能化作業
“近年來,上莊鎮充分發揮農業資源優勢,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引進先進農業科技和優秀管理團隊共同完成常樂村405畝京西稻智慧農場建設運營,進一步把地區農業發展與海淀區及中關村科學城高質量發展要求相匹配,為北京市農業發展作出上莊應有的貢獻。”上莊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常樂村的405畝京西稻智慧農場建設內容為建設覆蓋水稻耕、種、管、收全過程的無人作業農機,實現平地、深耕、旋耕、施肥等作業智能化;建設基于物聯網的作物精準種植系統,實現水稻精準化種植管理;構建無人農場數字化綜合管理云平臺,實現農場的高效智能化管理、農機智能化調度、無人作業管控及作業質量監管等;建設京西稻全過程質量追溯系統,實現區域京西稻質量安全監管;建設無人農場綜合運營指揮中心,提供田間數字農業展示及配套產學研服務,實現農場‘管、控、看、學、推’全覆蓋。”上莊鎮常樂村京西稻智慧農場相關負責人介紹。
智慧農場集現代農業技術于一身
據介紹,京西稻智慧農場,是目前國內少數能夠實現作業流程少人化、生產全流程數字化的尖端農業項目。為京西稻智慧農場提供技術支撐的博創聯動創始人CEO陶偉告訴記者:“京西稻智慧農場通過集成應用新一代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衛星定位等現代農業信息技術,搭建了一個以高標準農藝為保障、智能農機為核心、精準化栽培為手段,農場綜合管理大數據平臺為依托的,可靠感知、全面互聯、數字化智能調控的智慧農場。”
智能拖拉機全程數字化的智能耕整地作業,智能插秧機進行的無人插秧作業,夏管時智能植保機無人除草、滅蟲作業,秋收時智能收割機的無人收割作業,正在逐步實現京西稻傳統人工管控到遠程無線智能管控的轉變。陶偉介紹,“全新的作業和管理方式提高了農業生產管理的決策能力,實現農場管理及作物種植‘最初一公里’的精準化、智能化、標準化及數字化,打造全天候、全過程、全空間的可復制推廣的無人農場示范樣板。”
上莊鎮表示,京西稻智慧農場項目是海淀區推進數字技術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的創新探索。未來,以博創聯動等為代表的科技企業,將持續發揮技術優勢,與屬地科研院所共同攜手,推動科技農業發展,讓越來越多的智慧農機走進田間地頭,助力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數字化水平持續提高。
來源:海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