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病蟲害是影響農作物穩產增產的重要因素,科學有效防控是保單產、穩總產的關鍵舉措。“收與不收在于種,收多收少在于蟲。”針對春季三大病害,湖北省積極開展藥劑篩選、拌種、生物防治等一系列試驗示范,合理布局種植結構,堅持預防為主,科學選用藥劑,推進統防統治,實現全生育期綜合防控。
智能飛防“顯神通”
“防治菌核病最好的使用的藥劑就是用咪鮮胺,每畝用100克兌水40公斤噴霧,如果用無人機噴霧就是100克兌水一公斤。”
在黃岡市浠水縣洗馬鎮小金山村,縣農業農村局正高級農藝師馬海清正在為種植大戶周偉華600畝油菜田“把脈開方”。現階段,黃岡市浠水縣43萬畝油菜進入盛花期,也是油菜菌核病防治的關鍵期,如果防治不及時,病株率將達到70%以上,嚴重的田塊,油菜產量將減產50%。種植大戶周偉華本來一直擔心油菜盛花期管理不當會造成減產,如今有了農技專家的指導,他更有底氣了:“專家們貼心的服務,讓我們今年的夏糧豐收很有信心,今年如果順利的話,明年繼續增產200畝以上。”
截至目前,黃岡市投入夏糧夏油重大病蟲防控資金400萬元,組織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和廣大農民群眾開展統防統治61.48萬畝,帶動全市油菜統防統治面積達100萬畝,確保了夏糧夏油重大病蟲防治工作順利開展。
科學防治從“源頭”入手
在宜城市鄢城街道木渠村小麥赤霉病全生育期綜合防控示范片,通過選用扶麥368、鄂麥006等抗耐病品種與科學綠色的防控措施,1500畝翠綠的小麥長勢喜人。抓住小麥揚花、孕穗關鍵時期,宜城市植保人員已經停止使用多菌靈及其復配制劑,通過兩種新藥劑交替施用的方式噴施對路藥劑。
“今年我們在防控方面進行了藥劑篩選試驗,淘汰了抗藥性強、防效性差的老藥劑,進行了新藥劑組合減藥增效大田示范試驗,預計減藥30%以上,達到小麥增產增效的目的。”宜城市農技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余小清介紹道。
在湖北省鐘祥市道斌蔬菜種植合作社的油菜基地里,140多畝油菜苗長勢喜人,近幾年,合作社先后種植了中油雜、華油雜等系列高產優質油菜新品種,應用了化肥減量增效、機藝結合、精量播種、綠色防控等新技術,使得油菜生產優勢更加突出。
合作社負責人陳克金向記者介紹,“去年播種油菜的時候,合作社采用了藥劑拌種,藥劑拌種有利于防除地下病蟲害,促進油菜生長,你看現在我的油菜長的多好啊。”
藥劑拌種也是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控的重要環節。在春播時將農藥和小麥、油菜等各類種子按一定比例混合、反復摻半,使藥劑能均勻地附著在種子表面,既能消滅種子帶菌,又能起到保護幼苗的作用。
“病蟲害防治就要從源頭上把控。”襄陽市植保站站長白桂萍介紹,“藥劑拌種我們提的比較早,我們要求小麥杜絕白籽下地,這幾年正在逐年提高小麥藥劑拌種的覆蓋率,在油菜種植方面也在使用這個方法,逐步推進。”
生物防治,做好農作物的“病理醫生”
“姜老師,您這一畝地,格外好!”在監利縣嘉潤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永智為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姜道宏的“植物疫苗”技術豎起了大拇指。植物疫苗是經過研究后發現的一種微生物,這種微生物可以在水稻里面生長,而且還能夠和水稻種拌在一起。與藥劑拌種類似,經過植物疫苗處理后,能夠顯著促進水稻產量提高,可以使稻曲病發病率降到極低。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姜道宏向記者介紹,“通過植物疫苗的接種,不僅可以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節省成本,保護環境。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增加產量,為農戶增產增收。”
主產區因地制宜,各顯神通,“蟲口奪糧”、抗災減損攻堅戰已經打響。為促進農業綠色高效發展,保障小麥生產和質量安全,早在2022年9月20日,湖北省就已經推出《湖北省2023年小麥赤霉病全生育期綜合防控示范區實施方案》,推進統防統治、綠色防控、科學用藥,力爭將小麥赤霉病病粒率控制在3%以內,產量損失控制在5%以內。
湖北省植保總站防控科科長張求東介紹:“今年在病蟲害防治方面提早制定方案,加強策劃調查,在行動上落實到位,在技術方面實施藥劑拌種防控手段,在關鍵防控時期,抓好藥劑防控,實施統防統治,效果明顯,確保今年春季兩夏作物增產豐收。”
來源: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