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楊梅品種之間存在差距,有的品種5-6年才能結果,也有的優秀品種養2-3年就能結果,如果周邊的生長環境不好,土壤過于貧瘩,也可能一直到9-10年才能結果。聚英云農總結了楊梅種植要點如下:
1、選擇場地
想要種植楊梅樹苗,場地的選擇是第一要務。楊梅樹適宜生活在海拔大約500米左右,生長有蕨類或是杜鵑類植物的、不容易積蓄積水的緩坡上,且年降水量不少于1000毫米,有疏松肥沃的偏酸性土壤的地區最為適宜。
2、時間選擇
楊梅樹苗并不是能夠一年四季移栽的植物,最好是要挑選在其休眠時期進行移栽,這樣對植物造成的傷害會比較少,且在移栽過后能夠迅速地適宜環境并恢復,一般這個時間點就是在春季的2-3月期間,最好在陰雨天氣進行移栽工作。
3、移栽方法
在種植之前的冬季就要挖掘好定植穴,并施加以足夠的基肥,然后在合適的時間點將楊梅苗挖出來,剪掉嫁接口以上的部分大約三分之一的葉片,栽種到定植穴中填土壓實,深度要能夠埋入老接穗,土壤高出地面20厘米。
4、養護工作
填土壓實之后先要澆一遍定根水,澆足澆透,然后再為其蓋上一層較為松軟的土壤以保持其濕潤程度,栽種后一段時間適當避光,等楊梅樹定植之后再讓其接受光照,澆水做到少量多次不留積水,施肥做到薄肥勤施適度適量。
1、幼齡樹修剪
春梢萌發時從主干上部選擇上下錯落的壯梢3-5個培養成主枝。夏梢萌發時,主枝先端選一生長強的作為主枝延長枝,其余為側枝。一般在楊梅栽植后30-50cm定干。
2、成年樹修剪
夏季修剪內容主要有抹芽、除梢、疏枝、環剝、拉枝等,主要目的是提高坐果率,促進花芽分化。冬季修剪主要是對樹冠上部枝條進行疏除、短截處理,楊梅休眠期樹體內貯藏養分較充足,修剪后枝芽減少,可刺激剪口新梢生長。注意避免在嚴寒期修剪,應在春梢抽生前,老葉最多并將脫落時進行。
3、修剪方法
①抹芽:春季發芽后至秋季生長停止前,及時抹除樹體上過密、位置不當芽梢,可節省養分,改善光照、提高保留枝條質量。
②摘:新梢長到一定長度,組織尚未木質化時,將頂芽摘除或剪去一段,可促生二次枝,增加分枝,加速樹冠形成,提早結果,主要用于幼樹整形。
③短截:將枝梢剪去一部分。短截后枝條頂端優勢移位,可刺激剪口芽萌發,增加分枝,有利于枝條的更新復壯,恢復樹勢。
④疏剪:將枝梢從基部全部剪去,疏剪可減少分枝,增強樹冠內部和下部光照,有利于促進開花結果。
⑤回縮:在多年生枝條上短截,有削弱母枝生長的作用。楊梅衰退樹和大側枝更新復壯,以及株行間樹冠外圍交叉枝,均可采用回縮修剪。
⑥拉枝和撐枝:利用繩索或枝干將骨干枝基角和腰角擴大,使樹冠向外擴展,可防止內膛枝枯禿,有利于結果。
⑦環剝:將枝干的韌皮部剝去一圈。楊梅多采用螺旋狀環剝,在主干和骨干枝上環剝兩圈,螺距12-15cm,寬4-6mm。宜在花芽分化前即6月底至7月初進行,可促進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