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時節,大棚蔬菜栽培因外界氣溫低,管理難度較大,尤其是在施肥方面,如果方法不科學,會對大棚蔬菜的正常生長帶來不利的影響。聚英云農介紹冬春大棚蔬菜施肥的技術要點。
大棚蔬菜生產應掌握施足底肥,少施追肥的原則。一般底肥比例應占總投肥量的70%左右,其中磷肥由于分解慢,可適當提高底肥中磷肥的比例。優質農家肥一定要充分腐熟,每畝使用量為5000公斤左右,優質有機復合肥每畝一般75公斤,不宜超過100公斤。其余追肥根據蔬菜的長勢和需肥規律靈活掌握。
有機肥營養全面均衡,既可改良土壤,提高保肥保水能力,又可使肥料穩步釋放,還可調節平衡土壤的酸堿度。除施用農家堆造的肥料外,還應大力提倡施用生物有機肥或菌肥。這類有機復合肥可供應大量元素、多種微量元素,增補有機質改良土壤,抑制土壤中部分病蟲的危害,避免土壤集中供肥發生肥害。
大棚蔬菜由于密閉程度高,淺層施肥或撒施肥料極易使肥料揮發,既降低肥效又易產生氨氣危害。追肥時,一要穴施或條施,深度為5-6厘米,二要與蔬菜根系保持8-10厘米的距離。
氮肥,特別是尿素和碳銨只有在轉化為硝態氮時才易被蔬菜所吸收,而吸收快慢的外因是溫度條件,當棚內溫度低于15℃時,硝化細菌的活動將受到抑制。因此,追施氮肥應選擇在晴天中午前后進行,過早或過遲會由于溫度低而降低追肥效果。對于缺氮的蔬菜,特別是葉菜類蔬菜如噴施0.5%-1%濃度的尿素水溶液效果會更佳。
針對施肥的時機、用量、類型等把控難的問題,聚英云農推出了溫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統,在溫室內部安裝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土壤PH值、土壤電導率等傳感器,實時獲取對應環境數據每一分鐘的波動,作為開關天窗系統、通風機、人工補光燈、水肥一體化、噴灌系統的閥門等設備,精細到溫度0.1℃。實現這一調控有三種方式,手動、自動、遠程三種,根據管理者所在環境、時間、地點而定。自動和遠程兩種控制方式,只需登錄到手機端、電腦端的APP云平臺,點擊云平臺按鈕或修改云平臺的管理邏輯規則即可。實現對大棚環境參數、作物生長狀態的數據獲取,同時遠程管理大棚的打藥、灌溉、水肥、補光、通風等操作。
根據獲取的土壤墑情、養分、作物生長階段所需要素等,選擇定時、遠程、循環三種灌溉模式,將澆水和施肥融為一體,以設定的灌溉時間、灌溉時長等作為開關灌溉閥門的依據,針對性灌溉,相比大水漫灌等傳統灌溉方式,可以節水50%以上,省肥30%-50%,水肥利用率也有明顯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