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棗,是一種熱帶、亞熱帶水果。果實營養豐富,脆甜可口,含有大量維生素C、鈣、磷、維生素B、胡蘿卜素等,素有“維生素丸”之稱,有“日食三棗,長生不老”之說。其栽培技術并不復雜,聚英云農總結了如下 幾點:
臺灣青棗對土壤要求不嚴格,沙土、壤土、沙壤上、微酸性土均可種植,但對水源、陽光、肥料要求較高,宜選擇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的水田、梯子田、坡地種植。
每個果園種植的品種不宜過多,以選擇1~2個優良品種種植即可,但要種植2%的授粉樹,以提高坐果率。
臺灣青棗生長速度甚快,種植密度不宜過大,一般畝植20~30株。種植密度大些,前期產量較高,4~5年后,如樹冠過大,互相遮蓋,可進行適當間距。
臺灣青棗生長快、結果多、產量高,需肥量大,如肥料不足,難以達到豐產優質效果。
1.基肥各種基肥須與土肥拌勻后回填,回填好有機肥后,再把表土填回,并高出地面20厘米左右,以防雨天積水。
2.追肥臺灣青棗根系發達,大部分根系分布在淺土層,追肥見效快、效果好。追肥一般分別在抽稍后、初花后施復合肥0.1公斤加尿素0.05公斤、膨果期追肥約增加30%。同時在膨果期全園普噴壯果蒂靈。
臺灣青棗需水量較大。初花期需保持土壤濕潤,以利于枝梢生長。分別在開花期、幼果期、膨果期保持土壤濕潤,并全園普噴新高脂膜均衡營養輸送。可配合聚英云農農業灌溉控制系統,采用高精度環境信息采集設備、灌溉用水量智能決策、遠程/自動控制灌溉設備,以及視頻監控設備,實現農業大田生產的智能化、自動化,以解決林業山地、大田種植等生產單位,分布廣、監測點多、布線供電困難等特點。
云平臺支持邏輯管理,可結合應用需求,選擇定時灌溉、循環灌溉、遠程灌溉三種灌溉模式,結合灌溉邏輯,設定灌溉時長、灌溉條件、灌溉量等參數,通過數據分析決策智能控制該區域閥門的開關,實現按需灌溉。同時,可設置該區域的土壤溫濕度上下限,當土壤溫濕度低于所設置下限時,不管此時是否設置灌溉,閥門自動開啟;當土壤濕度高于所設置上限時,不管此時該閥門灌溉程序是否進行,閥門自動關閉。支持對每個閥門可獨立設置開關參數。
要進行合理的修剪才能形成良好的樹形,便于通風采光,減少病蟲危害,提高產量和品質。
枝梢修剪一般在6月開始進行,直至11月全部果實座果后結束,將交叉枝、過密枝、徒長枝、直立枝、纖細枝、病蟲枝、貼近地面枝剪去。到了11月,如果結果已相當多,可將枝梢尾部幼果或花穗剪除,以免花果太多,影響果實膨大。
臺灣青棗病蟲害較少,主要病蟲害有:白粉病、介殼蟲、毛蟲、果蠅等。在發病初期進行全園噴藥一次,以后隔7天噴一次,共2~3次。介殼蟲可用速撲殺、氧化樂果、滅掃利噴灑;毛蟲、果蠅可用敵百蟲、除蟲菊酯噴殺。在果實成熟前10天應停止噴藥。噴藥時間最好在早晨或傍晚進行。
在一般情況下,部分幼果能自動脫落,但經自然落果后,座果仍然過多,需在花芽分化期環刷促花王2號使果樹生長機能向生殖機能轉化,連年穩產優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