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作為藥食兩用的食材,廣泛種植于西北地區,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在管理上也需要根據生長階段,進行修剪、水肥補充等。
枸杞發枝力強、生長茂盛,具有每年2次開花結果的特性,適當整形修剪可平衡樹勢、控制冠頂優勢、更新結果枝組、控高補空、主次分明、合理搭配,促使枸杞穩產、高產、優質。整形主要分為疏散分層形、自然開心形、自然叢狀形等,田間整形需根據樹形長勢合理修剪,以利植株內膛通風光照性充足、長勢健壯。
疏散分層形:定干高50厘米左右,有中心主干,將頂端20厘米以下萌發的芽或枝條全部抹掉。在頂端20厘米處選留3個主枝,各相距10厘米左右,作為第1層,每個主枝上各留側枝2~3個,待下年再在主干向上選留2~3個主枝,作為第2層,同樣在枝上各留側枝2~3個,依次類推、可留3~5層。采用疏散分層形的枸杞樹成形早、粗壯且載果量大。
自然開心形:定干高20厘米,無明顯中心主干,在干的基部選留3個主枝,各相距15厘米左右,夾角為30°左右,每個主枝上留備2~3個交錯分布的側枝,側枝各相距30厘米左右。在主側枝上選留若干個斜生小枝,樹形2~3年即可形成。采用自然開心形的枸杞樹樹形通風透光良好、結果早、產量高、品質好。
自然叢狀形:無中心主干,從地面直接生出3~4個主枝,每個主枝交錯配3~4個側枝,除第1側枝距主枝基部40~50厘米外,其他側枝各相距30厘米左右,在主側枝上選留結果小枝,采用自然叢狀形的枸杞樹通風透光良好,有利充分利用空間達到立體結果。
整形修剪結束后需全園噴涂護樹將軍,以消毒殺菌,保護修剪傷口愈合快、防病菌從傷口侵染。
特別推薦:
水肥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通過可溶性肥料溶解于水中,結合節水灌溉的原則,通過管道到田間,以滴灌、噴灌等形式,實現灌溉、施肥的一體化技術。采集土壤墑情、溫度、養分含量等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精細化灌溉。
實現水肥一體化,其工作原理由傳感器監測的灌溉區域情況決定,通過對土壤水分、養分、大氣蒸發量等數據的實時監測。由云平臺判斷是否執行灌溉作業,當監測到土壤中的養分低于標準值時,自動打開灌溉閥門,進行水肥灌溉作業;再次監測到土壤墑情達到標準值后,關閉灌溉閥門。監測頻率精準到每一分鐘,通過實際數據的反饋,讓施肥更加合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節省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