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行業正在轉向工業物聯網和其他技術,因為需要解決養活不斷增長的全球人口的挑戰。
農業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工業物聯網設備、機器人技術、衛星連接、人工智能和云邊緣平臺正在推動該行業的加速發展。
糧食及農業組織多年來一直警告我們說,到 2050 年,作物產量需要增加 60-70%,才能滿足全球不斷增長的人口的需求。能源、水和自然資源管理、碳排放、勞動力短缺、自然災害和經濟不確定性正在影響轉向智能解決方案技術的行業。
全球差距、機遇與挑戰
洪水和歷史干旱、減少碳排放的壓力、供應鏈中斷、區域不穩定、全球經濟環境、數字鴻溝、農村連通性以及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之間的差距仍然是全球工業化農業部門的主要障礙。
雖然技術創新可以解決其中許多問題,例如,通過人工智能分析和傳感器減少能源和水的使用,或使用地理空間圖像來提高天氣適應能力,但事實證明其他問題更加復雜。
智能工業化農業需要可靠、低延遲的連接,但全球只有 15% 的地區被互聯網覆蓋,而農業活動集中的農村地區通常不在覆蓋范圍內。全球正在努力為農村地區提供物聯網連接。
在線是運行農業 4.0 系統的關鍵必要條件,但對于存在數字鴻溝和區域發展差異的國家而言,問題遠不止于此。糧農組織的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 報告顯示,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饑餓人數正在上升。
獲得充足的食物和健康的飲食也給全球人口帶來了壓力。2020 年,約有 7.68 億人營養不良,30 億人沒有充足的食物和健康的飲食。這場危機與氣候變化、經濟放緩、沖突和農業政策有關。
2023年1月12日,糧農組織總干事屈冬玉出席聯合國糧食系統協調中心。在此次活動中,包括農業部長和國家高級官員在內的 200 多名與會者強調了轉變農業食品系統、改變政策和思維方式以及重新構想商業模式的必要性。
“我們可以通過向更高效、更具包容性、更具彈性和更可持續的農業食品系統轉型來扭轉局勢,”。“為農業食品系統轉型融資是實現 SDGs [可持續發展目標] 所需的最具催化作用的行動之一——如果我們做對了,我們的農業食品系統可以盈利、公平、可持續、健康并且更能抵御沖擊?!?/p>
盡管工業化農業部門面臨許多挑戰,但企業和技術人員正在通過自動化和數據驅動的農場扭轉潮流。雖然工作還在進行中,但我們繼續通過跨行業協作方法實現現代化。從遺傳學到太空和衛星部門、數據和分析、邊緣云、工業物聯網和人工智能,以環境意識為核心,農業正在轉向一個新時代,希望能養活世界。
聚英智慧農業物聯網平臺以聚英云平臺為中心,涵蓋水源智能供水,智能恒壓灌溉、智能水肥一體化、智慧溫室大棚監控、大田農業智能灌溉、農業土壤墑情檢測、農業氣象環境監測等方面,實現農業生產中的精準作業,精準調控。農產品種植追溯系統通過大數據統計分析,實現從生產到銷售欻據記錄服務,為農作物栽培工藝改進,農產品品質提升提供有力數據依據。
來源:華科溫室工程建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