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期,是農作物管理的關鍵節點,不可忽視。聚英云農總結了桃樹結果期的水肥管理要點。
桃子素有“壽桃”和“仙桃”的美稱,因其肉質鮮美,又被稱為“天下第一果”。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桃是一個多義的象征體系。在人們的文化觀念中,桃蘊含著圖騰崇拜、生殖崇拜的原始信仰,有著吉祥、長壽的民俗象征意義。
桃樹的花期為3到4月,果熟期6到8月。采收成熟的果實,堆積搗爛,除去果肉,晾干收集純凈苗木種子即可秋播。播種前,浸種5到7天。秋播者第二年發芽早,出苗率髙,生長迅速且強健。翌春播種,苗木種子需濕沙貯藏120天以上。
桃子食用前要將桃毛洗凈,以免造成不適。桃樹干上分泌的膠質,俗稱桃膠,可做滋補用。
桃樹結果時需要施氮肥,以提高果實產量和品質。果實采收后要施入一次以磷、鉀為主,配合氮肥的補充樹體消耗肥,加強樹體營養積累,提高越冬能力,以保證來年果園持續高產。
水肥—體化智能灌溉系統,以灌溉、自動控制單元為核心,結合傳感器、物聯網等技術,由水肥綜合灌溉設備、農業環境感知設備、管理云平臺、通訊網絡等軟硬件,串聯灌溉管道、智能閥門、水肥機等設備,實現在線感知、智能自控、數據分析、自動示警等操作,代替人工,執行水肥—體化灌溉作業,是農業物聯網技術與農業管理的完美結合。
系統運行依靠EC/pH傳感器、土壤濕度采集器等設備獲取的土壤實況,執行管理者設定的水肥灌溉策略,根據設定的施肥比例、施肥時間、灌溉模式、EC/pH平衡條件等邏輯條件,通過電磁閥、噴頭等執行灌溉作業,完成施肥任務,合理控制水肥供應。
(1)環境監測系統
結合需要采集的環境信息,選配EC/pH、土壤濕度、大氣壓力、二氧化碳、紫外線等感知設備,24小時不間斷監測環境信息;
(2)管理云平臺
可安裝在安卓/IOS手機端上,主要功能有信息匯總與處理、自動病變、智能報警、視頻監控、歷史數據管理、賬號管理等;
(3)智能控制柜
現場控制灌溉的設備,也是手動控制灌溉的窗口。根據地形和設備信號接收的局限性,確定控制柜的部署位置和數量,通常是一片桃園擁有一座控制柜,也可與管理其他系統通用,直接進行水肥光等的調節;
(5)遠程灌溉控制系統
遠程控制:通過手機電腦端云平臺接收種植信息,查看實時數據,手機上點擊需要進行灌溉區域的閥門,遠程灌溉管理操作;
自動控制:同樣需要登錄到云平臺,設定好灌溉模式(定時灌溉、循環灌溉、遠程灌溉)、灌溉時間、灌溉量、水肥配比、灌溉時長等參數,有云平臺自動執行。管理者可以通過視頻,了解灌溉過程況。
其他配套系統包括各種防腐、水肥回收系統、閥門控制系統、過濾系統、流量計、壓力表等,形成了肥料水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