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底,全區共流轉土地1251.87萬畝,涉及農戶301.68萬戶。其中連片流轉50畝以上的經營主體21759家,土地面積521.06萬畝。這是廣西圍繞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采取有力措施促進土地經營權流轉取得的良好成效。
抓仲裁,規范土地經營權流轉行為。自治區統籌推進農村土地確權工作,設立了16.9億元的農村土地確權工作專項資金,明確由縣級負主體責任、鄉級具體負責,層層壓實責任。自治區、市、縣三級財政累計投入土地確權經費34.7億元,為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各地結合農村土地確權與流轉改革,扎實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調解仲裁體系建設。目前,全區有102個縣市區落實有固定仲裁場所、辦公辦案設備,1163個鄉鎮有調解委員會,村級調解員達52485人,基本保證每個村的土地流轉糾紛都有地方受理、有人員調解,有效維護了流轉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
建園區,創設土地經營權流轉載體。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是加快土地經營權流轉、優化產業結構、促進三產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全區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親自部署,分管負責人主抓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自治區本級每年均安排示范區建設補助資金,并從最初的每年2億元、3億元,增加到2021年起每年5億元,到2022年已累計安排專項資金26.33億元。全區各級示范區累計投入財政資金360多億元,共吸引1064億元社會資金投入示范區建設和產業發展。目前,全區累計建成各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園、點)19794個,其中自治區級示范區502個、縣級示范區873個、鄉級示范園3404個、村級示范點15015個。各級示范區率先完成了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改革工作,帶動土地流轉規模經營面積300多萬畝,占核心區總面積674萬畝的44.5%。
造市場,搭建土地經營權流轉平臺。廣西將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作為深化農村改革的重要工作,制定印發了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方案,將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列入重點改革督查任務和績效考評指標,加快推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不少縣區市已經同步建立鄉鎮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服務站、村級服務點,為規范引導各地承包地經營權流轉提供了良好條件,激活了農村土地資源要素。目前,全區建成1個自治區級、4個市級、101個縣級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中心,建立了鎮村兩級服務點3441個,累計成交產權流轉交易1.99萬單、金額77.20億元,涉及農戶13.93萬戶。
抓示范,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2022年,廣西支持鹿寨、蒙山、覃塘、富川、扶綏5個縣區創建自治區級土地規范流轉示范縣,要求面積超100畝以上的土地流轉項目80%以上進入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交易或鑒證備案。通過開展土地規范流轉示范,帶動全區農村土地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促進農村承包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優化資源配置,加快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金臺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