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河里到處漂著垃圾,氣味好難聞。沿河觀光道建成后,出行方便了,衛生干凈了,變化真的很大……”近日,湖南省嘉禾縣珠泉鎮蔭溪村村民述說著沿河風光帶的前后變化。這是該縣加強農村項目建設監督,賦能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沿河觀光道項目涉及資金大、范圍廣、人員多,且與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是易產生腐敗的高風險區。對這個重點項目建設,我們鎮村紀檢干部進行了全過程監督,確保項目持續有效推進。”珠泉鎮紀委書記李水生介紹,沿河觀光道項目總投資180余萬元、征地20余畝、拆除旱廁及舊豬牛圈10余間,涉及全村13個村民小組680戶。
針對群眾擔心補償標準不統一的問題,該鎮充分依托“鄉鎮紀委+村務監督委員會+村務監督小組”的“三級”基層立體監督體系,并邀請包括拆遷對象在內的8名有威望的村民擔任廉政監督員,對項目實施、資金使用、征地補償等關鍵環節進行全流程監督。
“現在村里的各類收入和支出情況都及時公開,賬目清楚,特別是征地補助對象和補助金額。”蔭溪村一組村民李志強說,在蔭溪村的村級公示欄內,征地情況明細表張貼其上,征地面積、土地地類、補償金額等情況一目了然,廣泛接受群眾監督。今年來,嘉禾縣紀委監委針對鄉村振興建設項目繁多、涉及資金大的情況,緊緊圍繞基層監督面寬點弱、監督力量分散等問題,積極探索村(居)務監督委員會與村(社區)紀檢小組一體化建設模式,通過明確工作職責、建立聯系機制、加強陣地建設、梳理權力清單等工作舉措,深入推進紀檢監察工作向基層延伸,有效監督項目資金用對地方、落到實處,為鄉村振興賦能增效。
截至目前,全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推動23個鄉村振興建設項目順利進行,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堅實有力的紀律保障。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