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地區,雛菊一般在8月底至9月初播種;在江浙等南方地區,7月下旬就可以播種。作為花壇花境常用花卉,雛菊對光照要求比較高,弱光照可能會導致植株徒長,因此在生產中需要格外注意。
據聚英云農介紹,從雛菊播種階段,就要特別注意對光照的控制,即使在夏季也要十分注意。雛菊播種時無需覆土,但光照也不能太強,需要適當遮陰,可以用蛭石薄薄覆蓋一層;發芽溫度需保持在18℃;基質濕度保持在80%至90%之間,空氣相對濕度則要求100%;pH值應在5.5至6.2之間,期間不需要施肥。七八月份,溫室環境多處于高溫高濕的狀態,需要利用遮陰網、風扇、濕簾等設施通風降溫。
植株長出真葉后,空氣濕度應降低,以防基質過度濕潤,澆水間隔中應讓基質有一個干透的過程。當苗長有2至3對真葉、根系發育完成時,即可進行煉苗。
在煉苗階段,水分控制特別重要,否則極易出現種苗徒長的現象。為了避免徒長,首先要保證充足的光照,在不高于5萬勒克斯的前提下,越強越好,要確保不低于1萬勒克斯。同時,還要加強通風,控制溫度和濕度,并使用生長調節劑來抑制徒長。
種苗經過煉苗階段便可移植上盆。盆器多選用12厘米口徑的營養缽或花盆,基質要求疏松、排水透氣性好,含有鐵螯合物和微量營養元素,黏土含量要求在15%至30%之間,pH值為5.5至6.2,EC值為0.5至0.75。雛菊上盆后,光照更應充足,冬季至少保證5萬至10萬勒克斯。在成品花生產過程中,每周追肥一次即可。
雛菊易感染病菌,因此栽植時要避免密植,保持環境通風透氣。出現病害時,可用800至1000倍的百菌清、1000至1500倍的甲霜靈進行防治;出現蚜蟲等蟲害,應及時清除受感染植株或葉片。
對于雛菊的灌溉作業,可采用聚英云農的智能恒壓灌溉系統解決方案,基于自動化控制、無線傳輸、物聯網、聚英云平臺等技術,通過智能傳感器在線監測,無線傳輸至手機APP/電腦端云平臺,遠程控制變頻器,對水泵電機進行無級調速,根據實際灌溉環境設置管道壓力閾值,自動改變水泵轉速保持水壓恒定,具有高效節能、配置靈活,運行合理等特點,同時可以消除水錘效應,保護管道,延長水泵壽命和工作效率。系統具有定時、循環灌溉功能,結合氣象監測系統,可實現設施農業和大田農業自動灌溉需求,節省人力資源。
主要功能
數據監測:24小時在線監測土壤墑情、灌溉管道壓力值、水泵的電流、電壓等參數,獲取監測點每分鐘的實時信息;
遠程管理:支持遠程設置壓力,調節策略,脫機自動執行恒壓灌溉;
狀態反饋:在線反饋構成系統硬件的設備狀態,包括:電池、電壓、信號等數據;
數據存儲:自動存儲土壤墑情、閥門開關時間、水泵用電量、灌溉量、設備狀態等數據,形成數據表格;
歷史查詢:支持查詢某一時間段的歷史數據,可導出、下載、分析;
邊緣計算:支持邊緣計算功能,可將土壤墑情、氣象環境等監測系統數據接入到云平臺,數據共享,聯動控制智能恒壓灌溉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