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一種需要養分很多的植物,所以及時做好玉米的施肥工作,對于玉米的高產豐收有很大的幫助,下面聚英云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東北春玉米的施肥規律。
春玉米的生育期在120天以上,苗期溫度較低時,生長慢,主要是扎根和長葉,需要的養分量少,需肥高峰來得比較晚。從拔節至抽穗期進入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階段,需要的養分量最多,大約50%的氮素在此階段吸收,如果養分供應不上會影響果穗大小。
東北地區一次性施肥是在春季打壟時將春玉米整個生育期所需肥料作底肥一次性施入,后期不再追肥。施入的肥料以速效高氮復合肥為主,養分釋放速度與玉米需肥規律不同步,造成玉米生長后期養分供應不上,發生玉米稈黃腳和脫肥現象。
施肥規律
根據土壤供肥特點和玉米需肥規律確定施肥量,采取氮素分期調控,磷、鉀和中、微量元素一次施用的運籌方式。
(1)底肥。一般情況下,玉米總氮量的1/4~1/3和磷、鉀肥全部用作底肥。春玉米每畝增施有機肥2~3噸作底肥。中、微量元素肥料應根據土壤養分情況,因缺補施。
(2)種肥。用量不宜過大。種肥不能與種子直接接觸,以免燒苗。
(3)追肥。地力較薄的地塊應加大追肥量,反之適當減少。對于喜肥品種,如四密25、通吉100等,應加大追肥量,充分發揮品種增產潛力;對于耐瘠品種,如四密21和吉單180等,應適當減少追肥量。早熟品種追肥量少于晚熟品種。耐密品種應加大追肥量,如鄭單958,先玉335等;大壟雙行或保護性耕作方式更應提高施肥水平。春玉米追肥應以前輕、中重、后補的方式分3次施用。
第一次在拔節前后使用,占氮素追肥總量的30%~40%;
第二次在大喇叭口期,占氮素追肥總量的40%~50%;
第三次在開花授粉期,占追肥總量的10%~20%。另外,沙質土壤要少量多次追肥;
干旱時,盡量在雨前追肥;還要以田間長勢、苗情適量追肥;在貪青晚熟地塊,要增施磷、鉀肥;低溫冷害年份應早施少施氮肥,并配施適量磷、鉀肥。
此外,對于農場等大面積種植玉米的農場主,可采用聚英云農的水肥一體化控制系統,對水肥灌溉過程的智能控制系統。將原本需要人工進行的灌溉區域情況監測作業、水肥比例調配、灌溉點閥門開關、灌溉用水用肥用電量數據記錄等工作,交給基于物聯網技術研發而來的控制系統,管理者僅需通過安卓/IOS手機、電腦端設定好灌溉策略,即根據土壤營養含量和作物種類的需肥特性和規律,設定好灌溉模式、灌溉周期、灌溉條件、灌溉量、氮磷鉀等肥料比例等,系統自動執行水肥灌溉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