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現代化農業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對作物病蟲害的防治、農業環境保護與持續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氣象條件對農作物生長和環境保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智慧農業氣象站應該具備哪些特點呢?
目前國內大多數的溫室大棚內都有溫度、濕度等傳感器,對環境變化有著較大影響,因此針對這些農作物進行監測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大部分都是采用人工測量,費時費力且容易出現誤差。
智慧農業氣象站可以通過 GPS衛星、 WIFI、手機等無線通信手段直接與遠程控制系統進行對接,不僅能實時監測溫濕度信息和土壤濕度,還可實時傳輸到智慧農業系統或后臺管理平臺以實現信息查詢及業務。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智慧農業氣象站該如何使用?現在都有哪些特點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1、監測數據的實時采集
(1)、數據采集:智慧農業氣象站采用 GPRS網絡通訊技術,可以實時發送溫濕度數據至云平臺,系統自動采集數據并通過網絡傳輸至聚英云平臺。
(2)、數據分析:氣象環境條件的變化不僅影響著農作物的生長,而且對作物的生長發育和成熟都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利用物聯網技術對氣象環境條件進行分析,可以準確判斷出作物當前狀態并對其生長產生影響。
(3)、系統監測:農業氣象要素是農業生產中最為重要并且最復雜之一。在分析和判斷過程中必須遵循標準規則和測量原理,避免誤差的發生和產生。
(4)、自動發布:系統能夠自動匯總觀測數據,并將原始監測數據通過互聯網自動對外發布。
(5)、實時查詢:可通過手機或電腦實時查看氣象站各項監測信息,并實時打印數據報表。
2、智能化控制
設備與系統之間建立通訊,通過終端進行數據發送與接收。設備內部各模塊可以相互獨立,可單獨工作或集中工作。能對與植被和農作物生長密切相關的土壤、水、氣、風、光照、熱量和溫濕度等環境參數進行連續監測,實現對設施農業和林場綜合生態信息自動監控、對環境進行自動控制和智能化管理。對病蟲防治、作物生產和商業及研究分析提供強有力的科學數據支持。所以建設農林小氣候觀測氣象站,對發展現代農林、育良種挖特色造精品的精致農業和推進農村經濟轉型升級具有戰略意義,而且對都市農業的新品種先育、載培技術研究和種苗培育提供現代的、低碳節約環保型種值氣候環境提供科學的數據依據,保駕護航的作用。
3、多功能的展示
可以通過無線網絡和遠程 APP,可以方便快捷地管理作物生長環境,查詢土壤和氣象參數。還可以實現灌溉和排水的自動化控制。可以根據不同的種植區域實現作物生長環境的自動化管理。
可以將實時監測到的溫度、濕度和土壤環境等實時監控上傳到智慧農業系統管理平臺,并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實時遠程控制和遠程數據查詢。還能與本地服務器對接,通過無線網絡與遠程服務器對接,及時獲取到天氣及土壤溫度等信息,通過電腦端與手機端進行通訊,實時顯示土壤溫度、土壤濕度等信息,供相關人員查看。
智能農業氣象站針對農林田種廣布、監測點眾多、布線供電難度大、氣候多變、氣象監測需求準確度高、畜牧環境影響因素復雜等難題,選用物聯網與無線通信網絡技術,選配網絡監控視頻,搭建遠程自動、多元化的交互設計平臺。
而智能農業氣象站以其高穩定,高精度,無人值守,抗干擾性好,軟件功能完善等優勢,有效地反映了不同區域農業氣象信息,盡可能規避氣象災害造成的危害,實現農作物生產量增加。并且還可以通過手機端實時接收到相關信息并查看歷史數據,幫助農民進行決策、管理以及遠程指導工作。遠程遠程開鎖后,還可以通過手機端及時了解開鎖情況,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