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區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多地少,嚴重制約了當地農業發展。如何揚長避短,變短板為優勢?在重慶市農委牽頭支持下,武隆區政府與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聯合設立了武隆高山蔬菜研究所,通過院地合作、科技支撐,武隆區以高山優質蔬菜為抓手,走出了一條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強勢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近年來,武隆高山蔬菜產業充分借助武陵山區的資源優勢與生態優勢,緊抓高山蔬菜錯季上市的市場特點,樹立“自然、生態、綠色、安全”的生產理念,堅持“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的發展路徑,緊緊圍繞“調結構、優布局,提質量、強科技,創品牌、闖銷路”等重點工作,積極探索集科研、生產、市場為一體的發展模式,強力推進高山蔬菜基地建設,扎實推進蔬菜產業提檔升級,依托現有的溫室大棚的基礎,提升農業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水平,建設設施農業溫光水智能管控平臺,實現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遠程可視化操作等內容,真正把高山蔬菜基地建成高科技的智慧農業示范基地。
如今,蔬菜產業已成為全區精準脫貧的助推器和鄉村產業振興的新引擎。
2、主要做法
利用數字化技術對高山蔬菜溫室種植進行產業數字化改造,建設智能溫室以及高山蔬菜全產業鏈大數據,充分利用數據資源要素,賦能高山蔬菜優勢產業。依托核心高山蔬菜基地,輻射建成木根村等11個核心蔬菜生產專業村和7個部級蔬菜標準園,推動武隆區蔬菜行業將更加注重物聯網、信息技術等的支撐和服務。
通過水肥一體化、農業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實現示范智能溫室的可視化管理、長勢監測、氣象服務、物聯網監控等功能,實現育苗到生長的完整生產信息鏈,為高山蔬菜新品種的培育和種植新技術的推廣提供了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