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農歷秋分,我們迎來了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在這個特殊的節點,讓每一分辛勞都有金黃的收獲,是我們真誠的祝福,也是廣大農民真切的期待。
期待,代表著希望,是比金子更珍貴的東西。巴渝鄉野里的故事,我們看了很多,講了很多,最能打動人心的,仍然是那些“忙碌后的滿足、豐收后的笑臉”。這個節日,農民是主角,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衡量豐收節成功與否最重要的標準。
今年豐收節的原則是“務實、簡約、喜慶、共享”。其中,務實排在第一位。惠農為農,不僅需要敲鑼打鼓,更要出實招見實效。近來,重慶舉辦了許多農產品產銷對接的活動。比如,開展金秋城鄉消費幫扶活動,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組織農產品進機關、進社區、進園區;邀請“網紅”達人和“鄉土網紅”直播帶貨,等等。巧借節日契機,做大渠道、做強品牌,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活躍城鄉消費市場,讓農民有活干、有錢賺,方能實現既豐收又增收。
一年又一年,巴渝大地上的豐收節活動特色愈加鮮明、鄉土氣息愈加濃厚、文化韻味愈加濃郁,成為了“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的重要載體,傳遞出“新時代重農強農”的強烈信號,是“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的鮮活體現。
農村是座“富礦”,處處都是“寶貝”。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于一體,城市大,農村更大,鄉村振興是重慶發展的最大潛力。讓豐收節成風化俗、深入人心,成為農民自己的節日,成為農耕文明的符號,成為產業發展的載體,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手段。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展示巴渝大地科技強農新成果、產業發展新成就、鄉村振興新面貌,讓廣大農民看見田野里的新希望,定能持續激發他們創造美好生活的干勁,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營造氛圍、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