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是一種中國南北方都有的一種蔬菜,有著清涼、利尿、活血、通經、解毒之效,深受大家的歡迎,那么如何在智能溫室里更好地種植絲瓜呢?讓聚英云農帶您了解一下:
一、選地選種:
絲瓜種植要選擇土壤疏松,要選擇早熟的品種,減少農藥用量,抗病性強的種類。黃淮地區一般選用夏棠1號、五葉香絲瓜、棒形絲瓜早熟、亞華早佳絲瓜等。
二、育苗移栽,科學定植。
播種前將種子暴曬2-3天,55天℃在熱水中燙10-15分鐘,再浸種6-10小時,再用濕布包好30分鐘℃在環境中發芽,90%種子露白時播種。苗期土壤處理采用無病土育苗,舊苗期應更換新土。苗期白天氣溫保持在25-30℃,夜晚不少于15℃,絲瓜苗第一片真葉展開時,將其移入配有培養土的塑料營養碗中,有利于培育旺苗。在定植前40-45天,選擇晴天早晨在陽光溫室定植。種植前20天,每畝施腐熟人糞便3000公斤,餅肥150公斤,磷肥25公斤,氮.磷.鉀復合肥60公斤,深翻30厘米,耙后行距90厘米,上壟寬40厘米,高20厘米,凹溝高壟,有利于排灌。寬行種植,寬行70厘米,窄行20厘米,定植距35-40厘米。每畝種植3700株。種植后覆蓋地膜,破孔引苗出膜。
三、定苗后的管理
1.溫度:定植后,7天之內減少通風,用來提高溫室室內溫度,促進幼苗延遲,溫室白天溫度保持在28-30℃,高過30℃夜溫保持在14-16℃,如遇減溫天氣,應采取臨時加熱措施,使夜間溫度不低于8℃。
2.肥水:適合絲瓜生長的溫度為10~30℃,高溫有利于絲瓜的生長。一般在夜間,要保證絲瓜生長溫度在10~15℃,白天要保證溫度在25~30℃,通過增加薄膜透光率和減少棚內通風,可以提高溫室內溫度。絲瓜生長期長,結果量大,需要大量施肥。施肥要早.勤.足夠。絲瓜在生長初期使用基肥,生長后期使用磷鉀肥,使用無機復合肥(磷肥),硫酸鉀的比例為(2.1∶1.5)能獲得更好的施肥效果。絲瓜在收獲期間,每3~4次,就需要施肥一次。
絲瓜對水肥需求較高,尤其在結瓜盛期,要多施肥,多澆水,智能水肥一體化的部署,這是保證豐產的關鍵。澆水后放風排濕的自主運行,
3.植物調整。當絲瓜長到五片葉以上時,莖蔓開始伸展,需要及時綁好。一般用塑料繩吊起來,方便管理和降低藤蔓。隨著莖蔓的伸展,應多次降低,一般維持在1.在大約5米的高度水平上,以避免頂部接觸被燒傷。為了保持主蔓的生長優勢,在第一朵雌花出現前將所有側蔓移除,然后保留一片葉子。
4.保瓜:絲瓜是異花授粉作物,必須在保護地栽培環境下進行人工授粉。授粉時間是早上8點前人工授粉。
四、病蟲害防治。
絲瓜病主要有疫病、炭疽病、霜霉病、枯萎病。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800倍液噴灑2次;炭疽病用40%炭疽福美300倍液防治;霜霉病用750倍液高錳酸鉀噴灑,5-7天一次,連續噴灑4次。枯萎病拔出病發植物后,可立即用20%石灰漿消毒,再用100-150mg/千克農用鏈霉素一般噴灑3次。絲瓜的害蟲主要是芽蟲和粉虱,主要采用黃板誘殺法,減少農藥消耗和農藥殘留。
五、適時采收。
絲瓜主要是吃嫩瓜,收獲標準是果纖維不硬化,果面毛減少,果皮軟收獲。溫室絲瓜生長非常快,一般授粉后10-12天即可收獲,收獲應在早上進行,絲瓜持續結果強,高產期每天收獲一次。
溫室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可以提高絲瓜的水肥利用率,根據需要通過滴灌直接向作物根區施化肥,實現水肥的精確利用,提高灌溉與營養的有效結合,滿足絲瓜栽培的需要。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有效減少水肥的用量,同時可以減輕對土壤與環境的負擔,及時對施肥量和灌溉量做出一個反饋,提高絲瓜產量的提高與產品質量的提升,省時省力的同時我們還為農民生活帶來更多更好的經濟社會效益。減輕了病害的發生,增加了產量并提高了品質。采用智能溫室水肥一體化技術后,土壤充分吸收水肥而不過度蒸發,減少了溫室內的相對濕度,減少了病害的發生,同時,充分吸收肥料不僅提高了品質,而且增加了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