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產區的溫室育苗期和大棚、小拱棚種植地發展,蔓割病的發病率也開始逐年遞增。一般西瓜蔓割病達10%~25%,高的可達60%左右。成株期發病率為80%左右,患有蔓割病的西瓜結瓜小、產量低,對瓜農造成經濟損失。對此,跟隨聚英云農一起來學習下西瓜蔓割病防治。
發生蔓割病時,先從嫁接口上部葉片上發生黑褐色病斑,后病斑軟腐,順葉柄往下蔓延,直達幼莖。初期幼莖病部失綠發軟,似開水燙過,并縊縮,不倒伏。從病部流出紅色粘液,干后病部呈紅灰白色,苗期發病,病斑繞莖一周后,數日后干枯死亡。有時病部破裂呈麻絲狀。在潮濕時病部上長出小黑點。成株期發病,也是在嫁接口上部發生,病斑直徑2cm左右,不向上和向下蔓延,這一點是和蔓枯病的主要區別。病部繞莖一周并縊縮,干后病斑仍呈紅灰白色,但一般死亡率低。
西瓜蔓割病的病原菌有性世代為瓜類球腔菌,屬球腔菌屬。無性時代為黃瓜殼二孢,屬殼二孢屬。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及子囊腔在病組織上或土壤中越冬。翌年1~2月條件適宜時,萌發侵入寄主危害。
西瓜溫室育苗,加之溫度高,濕度大。大棚和小拱棚內移栽的西瓜,一般3月間發生。病菌在溫度8~15℃時,濕度大,病害就可發生。最適溫度為27℃左右。病菌的傳染途徑主要是靠人為和重茬育苗、重茬種植傳播危害。這與書上介紹的瓜類枯萎病所稱的蔓割病是不同的,病原菌是尖孢鐮刀菌,主要為害根部。
①農業防治,注意輪作,不可重溫室育苗、重棚移栽西瓜。
②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除經常放風、通氣,降低棚內溫度濕度外,要及時用藥防治。3年來防治試驗結果證明:用50%力克菌、25%瑞毒霉、70%甲基托布津、75%百菌清、50%撲海因、10%多氧霉素、70%代森錳鋅、12.5%歐博、10%世高等任何一種農藥拌成糊狀,涂抹在病部,其防治效果均可達90%以上,持效期為10~15天。但用噴霧法防治效果差。
涂抹法具體用法是:涂抹前,先把病斑弄破,再涂抹藥液。
聚英推薦:
溫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統,基于聚英農業云平臺,通過各類傳感器實時遠程檢測農產品生長環境的空氣溫濕度、土壤水分、土壤濕度、土壤肥力、土壤PH等數據,以農作物栽培工藝為指導,通過平臺邊緣計算實現自動灌溉,自動卷簾,自動噴淋,自動施肥,自動打藥,使農作物始終保持在適宜生長環境下,平臺自動進行數據存儲分析,為農作物栽培工藝改進提供數據服務,促進農產品品質安全升級,助力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