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栽培就是通過人為調控,創造出更適宜蔬菜生長的溫度、光照、濕度、氣體和土壤環境,換言之,也就是溫室大棚種菜,由于大棚環境相對密閉,容易造成棚內溫度升降過快、濕度過大、土壤返鹽等現象,因此需要加強環境小氣候的調控。
1、溫度調控
①選用保溫性能好的覆蓋材料,大棚基本采用塑料薄膜作為覆蓋保溫材料;②選用合理的骨架結構,以減少遮光面積,大、中、小棚基本上都采用鋼架或竹結構;③采用多層覆蓋,為了有效的保持棚溫,可以大棚內套小棚,并因天制宜給小棚上蓋草簾,小棚內鋪地膜;④臨時加溫措施,如地熱線、油爐加溫等;⑤適時通風,在棚內溫度高于作物生長的適宜溫度時,要及時通風降溫。
2、光照調控
①選用透光性能好的覆蓋材料,冬季生產要選用透光性能好、防塵、抗老化、無滴水透明膜作為覆蓋材料,大棚膜最好采用新的醋酸乙烯膜;②盡量延長光照時間,冬季在不降低溫度的前提下,白天要盡可能對多層覆蓋早揭遲蓋,尤其是草簾;③采用人工補光,冬季如遇上連續陰雨天氣,可用白熾燈、鈉燈等進行人工補光,既可彌補光照不足,又能增加棚內溫度;④及時進行植株調整,冬季在棚內生產的果菜類蔬菜,在生長過程中要注意及時摘除植株中下部的老葉和黃葉,改善植株中下部的光照條件。
3、濕度調控
①通風換氣,冬季大棚生產棚內濕度很高,對蔬菜生長十分不利,要適時通風,通風時間要掌握在外界氣溫較高時進行,防止通風不當降低棚內溫度;②地膜覆蓋,由于棚內相當一部分的濕度來自于土壤水分的蒸發,采用地膜覆蓋可以將土壤蒸發的水分控制在地膜以內;③改進灌溉方式,采用滴灌、膜下暗灌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土壤濕度。
4、氣體調控
主要是補充二氧化碳,可以通過通風換氣、施放二氧化碳氣肥、或化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等形式來實現。
其實,以上這幾項調控,也能通過聚英云農的溫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統來實現。基于聚英農業云平臺,通過各類傳感器實時遠程檢測農產品生長環境的空氣溫濕度、土壤水分、土壤濕度、土壤肥力、土壤PH等數據,以農作物栽培工藝為指導,通過平臺邊緣計算實現自動灌溉,自動卷簾,自動噴淋,自動施肥,自動打藥,使農作物始終保持在適宜生長環境下,平臺自動進行數據存儲分析,為農作物栽培工藝改進提供數據服務,促進農產品品質安全升級,助力農民增收。
相比于人工憑借經驗來調控溫室環境,溫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統的調控更為精細,可精確到0.1℃,對蔬菜生長的作用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