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德國、日本等經濟發達國家的種植業和養殖業已進入高度機械化階段,農業機械已向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在農機現代化和信息化方面擁有較好的基礎和技術積淀。國外農業機械與信息技術融合發...
南方水稻產區將于7月中旬進入早稻集中收獲期,部分地區早稻適收期較往年推遲3-7天,前后茬農時銜接更加緊張,對“雙搶”機械化生產組織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7月7日,農業農村部印發通知,要求各地以早稻機收、產地烘干、晚稻...
保護性耕作機具作業控制技術是指在監測機具作業參數的基礎上,通過電子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和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等對機具的關鍵部件實現一定的主動控制,以滿足作業要求(如播種深度一致性、深松深度一致...
據央視新聞報道,5月18日,由工信部指導,我國發布了首個智能農機技術路線圖。 據了解,該智能農機技術路線圖是在我國連續四年農業全過程無人作業試驗的基礎上,由農機、車輛、電子信息等多個技術領域的120多...
近日,在延慶區沈家營鎮西王化營村的甘薯地里,一臺由技術員自主改裝的甘薯種植農機正在田間作業,農機裝有北斗導航,所到之處起壟、開溝、澆水一體化作業,農戶只需在壟間定植、覆土,大大提高了種植效率。這也是西王化營...
——2022年中國農機推廣“田間日”在甘活動側記 烈日炎炎,農機繁忙。6月27日,在夏收夏種農忙時節,2022年中國農機推廣“田間日”暨新技術培訓班在甘肅省慶陽市寧縣中村鎮舉辦,來自全國農機鑒定推廣機構的負責人和技術人...
打開手機,輕觸按鈕,繪制路線,無人植保機呼嘯升空,按照預設好的路線精準作業,定位精度可達2厘米,整個農藥噴灑過程無死角、全覆蓋,這樣堪比科幻大片的場景,正在寧鄉圓湖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上演。裝上“北斗芯”,無人植...
“三夏”麥收在即,北京市豐臺區為全力保障農業機械化助力糧食生產工作,該區農業綜合執法大隊開展農機領域全面檢查,累計出動執法人員242人次,檢查各類農機使用主體57家次,監管對象檢查覆蓋率100%。 針對“三夏”農業...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現在只想去新疆種棉花。世界頂級的新疆棉,不僅是得天獨厚自然條件的饋贈,更得益于現代農業產業鏈、智慧農業“黑科技”的全流程助力。 在棉花播種過程中,駕駛員只需根據播種要求設置機器偏移值,并配備中...